导航菜单

(浙江省)杭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

  专栏7:构建信用资产价值实现场景

  序号 重点任务 主要内容

  1 信用惠民便企 拓展“钱江分”等个人信用分的应用场景,探索构建“信用承诺+惠民”场景;鼓励支持征信机构推出企业信用分,强化信用惠企便企服务。

  2 信用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 大力推进“信易贷”;推动应收账款融资。

  五、以六个“信用+”为突破,擦亮信用杭州名片

  围绕高品质生活、生态文明之都、创新活力之城、杭州都市圈、亚运城市和数字经济第一城,打造“信用+未来社区”“信用+美丽乡村”“信用+数智园区”“信用+区域合作”“信用+品牌亚运”“信用+数字经济”六大重点工程,为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贡献信用力量。

  (一)信用+未来社区

  坚持以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中心,将信用机制和信用文化嵌入未来社区“三化九场景”,让社区居民实现积累信用、兑换幸福。鼓励在社区邻里公约制定中纳入信用要素,在积分体系建立中明确信用行为指标,完善居民参与共治共享的信用内涵和信用约束,构建邻里之间的信用监督机制,营造良好的邻里互信氛围。探索开展“信用承诺+区块链”信用惠民,让居民在实名主动作出信用承诺后即可在公共服务、住房、交通、医疗、休闲娱乐等各类社区场景中享受各类优惠便利,以新技术提升信用惠民的人本化、数字化水平。加强社区信用文化建设,建立社区信用学堂,选树社区诚信典型,组织以信用为主题的社区活动。

  (二)信用+美丽乡村

  以绿色信用、产业信用和信用文化为重点,深入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信用体系建设。在自然资源保护、碳中和、垃圾分类等领域推行绿色信用承诺,对自觉维护乡村生态环境的行为实施信用激励,引导金融机构为坚持绿色发展的企业和农户等提供“绿色信易贷”。完善信用村、信用户评定机制,对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村户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完善数字乡村、农村电商、乡村民宿、乡村休闲、乡村康养等产业主体的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制度,帮助信用好的主体对接优质资源,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竞争力。充分发挥诚信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的作用,通过信用宣传教育进乡村等活动培育村民的诚信理念、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实现“人的美丽”。

  (三)信用+数智园区

  鼓励引导全市各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特色小镇等在园区管理中引入信用管理和服务机制,打造园区信用特色和品牌;制定园区信用管理办法,依托园区管理平台建设信用信息系统,对入驻企业建立信用记录,将信用信息应用嵌入企业入驻筛选、评估考核、服务对接等各环节;引入专业信用服务机构作为园区“信用管家”,为入驻企业提供信用政策咨询、信用信息查询、失信风险提示、信用修复辅导、“信易贷”对接等服务,基于企业在园区平台的信用记录为其出具信用报告;积极将企业信用分推广应用,联合园区各部门和区内商务服务、生活服务、共享租赁等机构为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提供优惠便利。推动各区(县、市)选择至少一个园区打造“信用+园区”试点,总结经验成效后全面铺开。

  (四)信用+区域合作

  积极参与信用长三角一体化提升行动,做好长三角城市信用专业委员会各项工作,按照长三角统一部署高质量开展跨区域信用信息共享、信用评价结果互认、信用协同监管、信用联合奖惩、信用惠民等合作,支持“长三角征信链”建设和应用。大力推进杭州都市经济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作,强化信用信息跨区域共享共用的制度保障与技术支撑,建立一体化的信用奖惩、信用监管和信用惠民等标准,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信用信息共享和信用应用场景互认,使信用要素实现跨区域顺畅流动,使企业和个人有机会在更大范围实现信用资产价值,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推杭州都市经济圈做大做强。

  (五)信用+品牌亚运

  以杭州亚运会为契机,在“诚信建设万里行”等活动中开设“诚信亚运”专题,大力开展反兴奋剂、防范假球黑哨、抵制“假彩票”等体育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公平诚信的竞技环境,夯实杭州亚运会的诚信底蕴。探索在亚运村和亚运场馆打造信用惠民“一站式”体验场景,将信用免押、先享后付、舒心就医、便捷泊车等信用惠民场景嵌入亚运村,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让国内外的运动员、游客等切身感受信用建设成果和信用带来的便利,提升杭州和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影响力与美誉度。逐步将“诚信亚运”品牌推广到未来各项体育赛事中,以信用点亮杭州体育好风景。

  (六)信用+数字经济

  以青年信用体系、数字经济从业者职业信用管理和互联网平台信用治理为重点,强化信用体系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开展青年诚信行动,引导青年群体增强守信意识,实施青年守信联合激励计划,对诚信向善的青年在创业贷款、求职就业等方面给予正向激励,以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营造数字经济发展的诚信氛围。建立健全数字经济从业者职业信用档案,强化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约束,在人才引进认定、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表彰评优等方面推广使用职业信用报告,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的职业信用管理。建立健全互联网平台信用监管体系,探索对产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构建基于信用评价的多元协同治理体系和触发式监管机制,对共享经济、网红经济等平台主体建立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

  六、强化保障措施,护航新征程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持续完善“信用杭州”建设领导小组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定期研究和部署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加强对各区(县、市)、各部门信用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服务,增设专项推进小组负责重点任务的推进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综合协调、政策研究、制度建设和督导落实等工作。

  (二)完善工作机制

  各区(县、市)政府和市级各部门要明确信用管理机构,厘清信用职责事项,充实工作人员队伍,根据本规划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主体,强化责任落实。优化市信用中心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发挥中枢作用统筹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持续开展区(县、市)政府和行业部门信用监测工作,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科学反映各级各部门信用体系建设成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86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