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运河风情游:瓜洲古渡文旅小镇——运河三湾风景区——瘦西湖景区——仙女古镇——江都水利枢纽风景区——邵伯古镇——盂城驿(高邮)。
二、江都特色游线
“运河人家”休闲游线:邵伯古镇(邵伯船闸)——仙女古镇——南水北调源头公园——三江营村湿地公园。
“红色传奇”研学游线:许晓轩故居——邵伯古镇(邵伯保卫战纪念馆)——郭村(郭村保卫战纪念馆、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纪念馆)——三江营革命烈士纪念馆。
“共富龙川”休闲游线:邵伯古镇——朴园——大禹风景竹园。
“数娱世界”数娱游线:仙女古镇——光线中国电影世界——网易电竞(扬州)创新中心。
三、四季特色游线
春季游线:邵伯古镇——吴桥蔬果观光园;
夏季游线:邵伯古镇——渌洋湖湿地公园——仙女古镇——扬州山水园——光线中国电影世界——三江营村湿地公园;
秋季游线:邵伯古镇——大禹风景竹园——吴桥蔬果观光园——白塔河庄园——吴桥红色乡村旅游区——大桥古镇;
冬季游线:勇龙国际生态园——郭村红色旅游小镇——仙女阿波罗花木市场。
六、 完善江都公共服务供给
(一) 加强数字江都建设
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新基建建设为契机,加强科技技术运用,在江都区大数据平台(“1+N”系统平台)建设基础上,积极推进“互联网+文旅”工程,推动文旅服务数字化,促进城市旅游智能化。
完善数字文旅平台建设。加强江都区文旅服务体系现代化、智慧化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在文旅服务体系中的融合应用,积极与省、市智慧文旅平台以及本地文旅企业平台对接,实现各级智慧文旅平台互联互通,推动文旅各级各部门业务信息实时在线、数据实时流动,促进全域一体化联动发展,使智慧文旅服务平台成为政府内部融合的有效载体。将公共文化服务、旅游服务、体育服务作为未来升级的重点,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能,提高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形成融合政府单位和市场主体,惠及政府、企业、市民、游客的“政企共建、多方共享”智能化服务体系。
加强数字示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以数据为核心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在“数字治堵”“数字治城”“数字治疫”等城市智慧化管理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数字技术在公共设施、基础设施、文化设施、生活环境等应用,打造一批数字示范街区、数字示范酒店、数字示范小区、数字示范园区等,构建一个更智慧、更聪明的数字城市,提供主客共享的数字城市新示范。
推进系列数字示范工程。加强数字技术在文旅产业中的示范应用,推进江都区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5G数字文博场馆示范工程,推进江都科技创业园、光线中国电影世界等智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推进直播委员会、数字宣传小组等数字文化团体建设,创作5部“云演艺”精品,创建100个沉浸式场景示范点。推进智慧文旅示范工程建设,创新超高清、VR/AR、丰富数字化、智慧化产品的应用场景,重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智慧文旅设施建设,郭村保卫战纪念馆、保卫郭村拓展营地等10个智慧研学教育基地示范工程建设,渌洋湖生态度假村、小纪农业生态观光园等10个智慧旅游乡村示范工程建设,文旅景区5G基站覆盖率达到100%。
(二)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目标,不断完善江都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一是优化“1+4+N”旅游集散体系,依托扬泰机场构建1个一级旅游集散中心,完善邵伯镇、郭村镇、大桥镇、仙女镇4个二级旅游集散中心,有序推进光线中国电影世界、朴园等多个旅游集散点建设。二是完善旅游生态停车场建设,重点在邵伯古镇、大桥古镇、朴园、郭村红色旅游小镇等重点景区景点布局生态停车场。三是继续深入开展“旅游厕所革命”,确保景区、旅游集散地、旅游乡镇、休闲街区等场所的旅游厕所全部达到A级以上标准,在郭村、邵伯镇、仙女镇、大桥镇等重点乡镇以及朴园等国家AAA以上旅游景区,建设第三卫生间。
加强江都公共文化全覆盖。积极推进江都区文化体育艺术中心建设工作,提升文化馆总分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建设24小时城市书房,推动由城区向乡镇延伸。
搭建“江都公共文化云”平台。打通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强公共文化资源梳理、整合集成,构建信息资讯、文化课堂、文化遗产、文化地图等板块,整合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为江都区群众提供一站式数字公共文化服务。推进“书香江都”示范工程,加强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建设,实现各书房、图书馆的数据互通,实现精准购书、精准配书,定期调度各分馆的图书配置,绘制江都城市阅读地图。
(三) 实施阅读江都工程
落实“全民阅读”的国家文化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实施“阅读江都”工程,合力打造书香社会。
建设公共阅读设施。加快公共阅读场所提档升级,推进公共图书馆标准化、基层阅读阵地建设,提升区域公共图书资源一体化服务品质,形成图书馆、城市书房、百姓书屋、城市书巢、流动书吧、民营书店、实体书店等内容丰富、种类齐全、阅读便捷的图书资源保障体系。
开展系列阅读活动。聚焦全民参与,增强活动主体的广泛性,开展全民阅读节、书香联盟、名人朗读、亲子阅读推广计划、乡村阅读护苗行动、校园爱阅读行动等。推动全民阅读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镇村、进家庭行动,让广大人民群众都参与到书香江都建设中。
丰富图书出版市场。立足优秀文化和江都实际,策划一批能够体现江都历史文化底蕴、彰显江都文化特色,高质量、有影响的主题出版物。借助文博会平台,举办城市书展,开展线上线下精品图书推介活动,通过转型文化综合体、打造文化空间、创新文化产品等形式,扶持各类实体书店发展,引领大众阅读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