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常州市“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三)生活用水水平

  常州市生活用水水平评价指标选择节水器具普及率和供水管网漏损率等2个指标,分别与全国平均水平、东南区平均水平、东南区省级先进水平以及东南区市级先进水平作比较,详见表1-8。

  表1-8 常州市生活节水水平对比分析情况表

  从表1-8可以看出,常州市节水器具普及率为100%,均高于江苏省现状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东南区平均水平、东南区省级先进水平以及东南区市级先进水平;供水管网漏损率为9.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南区平均水平、东南区省级先进水平,离东南区市级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根据常州市2015~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总用水量、工业增加值和工业用水量分析,单位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基本呈逐年递减趋势,详见表1-9。总体上,常州市现状用水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和水资源条件相似的国内其他地区对比,用水效率属于领先水平,与国内外先进区域相比,用水效率仍有提高的空间。

  表1-9 常州市各年GDP与总用水量统计表

  1.3 节水成效

  “十三五”期间,常州市始终把节水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从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等方面抓重点、攻难点,创新思路和管理模式,致力打好节约用水攻坚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0年,常州市用水总量(考核口径)控制在24.88亿m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31.87m3/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0.67m3/万元,较2015年分别下降27.5%、22.9%,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1%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882,全市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74%。2018年顺利通过“省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区”考核验收,成为全省首个全域建成节水型社会示范区的城市;2019年,顺利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

  (一)完善制度体系,节水监督管理迈上新台阶。

  (1)出台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出台《常州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2020年常州市全民节水十大行动方案》等,系统部署“十三五”期间常州市节水工作的开展,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乡生活等全领域节水,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确保国家节水行动落到实处。

  (2)严格计划用水管理。建立并修订市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以“四不两直”等检查方式,做好重点监控(计划)用水单位监管工作,计划用水管理两个100%,即自备水用户用水计划下达率100%,年用水量6000m3以上公共供水户用水计划下达率100%。

  (3)狠抓其他用水管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下达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任务,做好用水定额实施工作,建立节水评价机制,开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严格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组织开展水平衡测试和用水审计,认真落实《江苏省用水审计实施办法》等,强化重点单位和特殊行业用水户监管。

  (二)典型示范引领,节水载体建设取得新成绩。

  (1)巩固节水载体建设。持续巩固节水载体建设,加快培育集约节约的生产生活方式,将节约用水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截至2020年底,共创建节水型单位共494家;节水型企业99家;节水型学校(中小学)260家,创建率达70.0%以上,在全省处于领先的位置;创建节水型小区271个;小型节水型灌区9个;省级节水教育基地6个。

  (2)着手节水机关建设。严格按照“节水意识强烈、节水制度完备、节水器具普及、节水标准先进、监控管理严格”的要求,积极在水利系统具有独立物业管理的机关中,推进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十三五”期间,常州市水资源服务中心、市河湖处、市城防处、溧阳市水利局、武进区水利局等五家单位创成节水型机关,县区级以上具备条件的水利行业节水型机关创建率达100%。

  (3)推进达标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战略部署要求,主动对标对表,多措并举,开展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创建工作。“十三五”期间,溧阳市、武进区、金坛区先后完成创建。

  (三)探索节水技改,节水减排实现新突破。

  (1)重视节水技术改造。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快淘汰和工艺落后、用水效率低、污染严重的技术和产品。“十三五”期间,共完成市级节水技改项目96项,总投资达1.81亿元,形成年节水能力近1.86亿m3;培育市级水效领跑者14家,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和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为首批“江苏省水效领跑者”。

  (2)推进合同节水试点。积极探索合同节水试点,“十三五”期间,共完成11处公共机构、高耗水服务业等领域的合同节水试点项目,其中常州工学院巫山路校区合同节水项目,是江苏省首个在学校全域范围实施的复合型高校合同节水项目,被省水利厅作为标杆在全省推广,高校合同节水示范引领作用明显,节水经济和社会成效明显。

  (3)鼓励节水技术研发。鼓励和引导有资金和技术实力的企业开展节水技术研发及应用,其中低碳提水智能节水灌溉技术、免水冲资源型生物厕所及物联网技术供水管网监测系统成功申报国家成熟使用节水技术。做好水效标识管理,会同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市开展水效标识监督检查,确保自来水龙头的水嘴、淋浴器、小便器等用水产品用水效率强制性国家标准落地,淘汰不合格的用水器具。

  (四)创新活动形式,节水宣传教育打开新局面。

  (1)强化主题节水宣传。以节水型载体和节水教育基地为依托,每年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等关键节点,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公交移动平台、网站、微信等媒体形式,全方位开展节水宣传工作,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节约用水,培育社会节水道德观念和用水文明行为习惯。

  (2)持续生命之水宣传。市水利局联合市教育局、共青团常州市委多年持续开展“生命之水”主题教育活动,成为参与规模最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水情宣教品牌,树立“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也将节水理念由学生辐射至家庭、辐射至全社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69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