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修编)(2022~2030年

  (3)农业绿色化生产

  加快推进清洁生产技术的转化应用,大力推广种养结合、加强增肥有机肥、测土配方精确施肥、种植绿肥、滴灌施肥、喷灌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措施实施。积极推广种养循环、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和模式,探索建设生态型高标准农田,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智能农业示范应用建设,疏浚农业循环链、推进农业生态化。

  5.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1)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积极构建循环型工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大力推进重点行业循环式生产方式;积极发展种养结合、低碳循环农业,推进畜禽与水产养殖清洁生产。进一步完善社会循环体系,健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加快建设完整、先进的回收、分拣、加工、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垃圾分类回收,积极实施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行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促进再生资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到2025年,全社会资源产出率大幅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

  (2)强化园区循环化改造

  采用绿色低碳循环技术,对工业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构筑循环链接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间耦合、上下游配套,促进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再制造产业化。推进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3)加快推动低碳发展

  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定二○三○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推进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减排、融合管控,开展协同减排政策试点。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增强碳汇能力。实施碳排放达峰先行区创建示范,建设一批“近零碳”园区和工厂。

  6.全面推进碳达峰行动

  (1)深入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

  强化目标约束和峰值导向,全面落实国家、省下达的温室气体排放约束性目标,将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纳入全区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落实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进一步完善二氧化碳排放基础数据统计制度,组织开展全区碳源碳汇调查工作,完善碳排放强度核算方法,按照市级要求,开展新北区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谋划并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按照市级“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明确达峰时间、目标、路线图和落实方案。

  开展低碳试点示范。按照国家低碳城市、绿色园区建设要求,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开展“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探索打造一批“近零碳”工厂。开展绿色建造,推动建筑建造和居住的低碳化,开展能源低碳试点,建设常州高铁新城能源互联网示范区,加快形成符合新北区自身特点的“零碳”发展模式。

  (2)推动重点领域温室气体减排

  围绕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高耗能行业和高排放企业,积极推广低碳新工艺、新技术,支持采取原料替代、生产工艺改善、设备改进等措施减少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梳理新北区域重点减排企业单位名录,开展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温室气体碳排放对标活动,降低工业碳排放强度。

  统筹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将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通过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推动区域、行业和企业落实煤炭等量减量代替、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政策要求。将碳排放控制纳入区域工业园区生态环境限值管理体系。推动项目开展碳排放专项评估,开展重大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

  (3)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增强森林碳汇能力。深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到2025年,新北区林草覆盖率稳定在26.7%以上。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切实保障全区林木安全。加强适应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成品油和天然气应急储备基地建设,提高区域能源保障水平。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雨水吸纳、蓄渗和综合利用设施。建立分灾种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重点加强暴雨、雷电、低温冰冻、冰雹等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加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和效益评估水平,提升人工影响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五)提升生态生活水平,打造和谐美丽家园

  1.完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垃圾处理设施。为满足分类垃圾转运的需要,鼓励和引导建设集多种转运能力于一体的综合性转运设施,新建或提标改造生活垃圾转运设施。新建孟河镇转运站和奔牛镇转运站,改建基地转运站、浦江转运站、龙虎塘转运站、藻江转运站、大名城转运站、薛家镇转运站、江边转运站、汤庄转运站和空港转运站,生活垃圾转运规模达到1600吨/日。

  完善污水收集和治理全覆盖。适时开展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能力调查和评估,优化城镇污水处理厂布局。适度超前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新建城镇污水主管网50公里,系统分析现有污水泵站提升调度能力,实行泵站标准化建设。到2023年底,完善改建5个乡镇35公里污水管道,小区外部截流井和相关设备的建设及运维工程,连城管网污水管网及设施的运维工程,222个村庄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的建设及运维工程。

  2.发展绿色城镇化及生态城区

  推动绿色建筑高质发展。稳步推进新建绿色建筑,强化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督管理,加大绿色建筑设计文件专项审查力度,确保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保持100%。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针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益事业使用的公共建筑为对象的改造项目,开展以空调、电梯、照明、非节能门窗改造为主,增加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外遮阳设施等综合措施的节能改造;针对既有居住建筑为对象的改造项目,因地制宜突出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特点,着重改善建筑外窗、屋顶热工性能、东西外墙遮阳构造、屋内自然通风等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因地制宜选择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伏、土壤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及组合能源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69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