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沛县“十四五”农业产业规划

  6、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围绕汉刘邦、微山湖、黄河故道“一帝一湖一河”人文生态资源,讲好人文故事,培育产业新业态。打造汉文化景区、沿微山湖生态旅游带、沿黄河故道休闲农业观光带,实施汉源三景区、生态三湿地、帝相四古村、休闲八景点“3348”重点项目建设,设计大汉之源寻根游、生态休闲体验游等旅游线路,重点建设杨屯镇昭阳庄园、五段镇神龙农庄、湖西农场休闲观光园、鹿楼镇沙河果都园、沛城街道任庄城郊采摘园等一批项目。举办湖西荷花节、陈油坊葡萄节、八堡果园梨花节、沛城开元樱花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全县有农家乐、民俗村、休闲农园和休闲农庄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86家,带动1.4万农民受益。2020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130万人/次,营业收入达2.32亿元,评为国家旅游乡村振兴旅游目的地。

  二、“十四五”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全球形势看,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推动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大势所趋。第五代移动通信(5G)的发展为农业新技术发展注入新的科技动力,是促进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推动农业产业链一体化,让强者愈强的重要推手。

  放眼全国,“十四五”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空间会在曲折中不断拓展。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支持“三农”发展的政策不断完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实践中,各地不懈探索,积累了大量成功做法,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发展理念将不断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时期。“十四五”是新一轮改革开放实现经济社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

  从区域发展环境看,2017年徐州正式被国家确定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沛县要紧抓机遇积极融入,强化徐州次级中心城市、徐济之间的节点地位,在改革、创新、开放和扩大有效投资上聚焦发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从政策环境看,县农业农村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县“三农”工作部署,树立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抓好各项工作,推动全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因为贸易保护主义而受到影响,加上新冠疫情、自然灾害叠加冲击等突出问题,国际农产品贸易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仍然突出。农产品进出口问题可能导致国内农产品价格受到较大波动。从国内看,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动力由主要依靠低成本劳动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乡村发展将进入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居民收入提高后,对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的生态、社会、文化、休闲等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产业发展提升的空间被打开。城市生活成本的日益提升,农村对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在不断加大。

  必须客观认识,沛县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状况依旧存在,农业弱势格局依然没有改观,农业现代化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滞后于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需求结构变化;人均耕地少,环境容量小,高标准农田占比较低,面源污染较大;农业信息化、科技化水平不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村级集体经济整体薄弱,乡村治理能力和体系亟待强化。

  综合判断,本县乡村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抢抓时代机遇,迎接挑战,抓重点、拓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坚持系统思维,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科学推进,着力落实省委“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确保农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奋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沛县农业基础优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聚焦特色提质和品牌塑造,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产业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立足自身,因地制宜。沛县是江苏最北部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也是老能源基地大县,既有较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列”的基础条件,也有老能源基地转型升级亟须“走在前列”的迫切要求。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延伸产业。瞄准现代化目标,着力发展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业态。

  科技兴农,创新发展。提高农业品种选择科学性,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与转化服务能力。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加快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和新动力。

  生态立农,绿色发展。全面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促进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优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坚持种养结合,加快农业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力度,促进现代农业绿色发展。

  统筹惠农,聚焦富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大支农投入,强化项目统筹整合,综合施策,推动产业形态由“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加强农业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带动农民致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68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