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十四五”文化旅游体育发展规划(2021-2025)

  (四)IP创新

  徽州区继承了古徽州的地名,其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IP,做好徽州IP文章,古村落、祠堂、古建筑、传统技艺、美食特产、风俗民情、文学艺术等等,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符号;充分利用非遗资源,弘扬传统文化,打造非遗IP;利用新四军军部旧址,塑造铁军IP;进一步推进旅游微空间工程,塑造徽州微空间新IP。

  专栏2文旅产品创新工程

  ●景区创建工程:提升国家5A级景区品质,新增国家4A级景区1-2家,国家3A级景区2家;灵山文化生态旅游综合开发、石川苦竹塘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徽州文化旅游度假区、青春谷、梦潜口、半日闲休闲度假等项目建设。

  ●四级联建工程:建成文化旅游名区(县),特色旅游名镇新增2处,特色旅游名村和休闲旅游示范点分别新增4和8处。

  ●村落景区化工程:完善洪坑、琶村、东山、容溪、洽舍、梅川、碣石7个乡村旅游“微景区”建设,推进村落景区化工程。

  ●道路景区化工程:提升徽州文化旅游风景道、名山秀水风景道、红色研学成长道,完善风景道旅游服务体系,建成自驾精品线路,融入长三角和黄杭廊道。

  ●博物馆提升与景区化建设: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提升、潜口民宅博物馆提升项目、呈坎下屋展示利用等工程,鼓励博物馆景区化建设。

  ●开发区景区化工程:推进花园式园区建设,无极雪国家3A级景区创建,绿色食品企业和包装印刷企业开展特色旅游商品研发和包装,支持优选部分企业开展工业旅游。

  ●景城融合:岩寺镇、潜口镇、呈坎镇、西溪南镇依据各自主题定位,推进镇区景观化工程。

  ●业态创新工程: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徽文化旅游、古村落旅游。

  ●业态融合工程: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推进文旅、农旅、水旅、体旅、场所融合。

  ●网红经济创新工程:建设一批网红打卡地,优选网红项目,培育网红达人。

  ●IP创新工程:凝练各村落旅游IP,强化非遗IP,完善铁军红色文化IP,推进“微景区”IP。

  三、赋能文旅产业,实现提质增效

  (一)文创赋能

  利用花草田园,将艺术与农耕文化相结合,开展田园艺术创作,将艺术家的作品写在徽州区的大地上。充分利用徽州文化艺术元素,在17家百佳民宿的基础上,力争每年推出3-5家主题民宿;挖掘和深化文化内涵,进一步强化西溪南创意小镇、唐模养生小镇、呈坎研学小镇主题,每年推出1-2家主题村落;讲好徽州故事,置景说话,生动有趣,讲好红色故事(新四军)、讲好名人故事(祝枝山、汪道昆、石涛、罗东舒等),讲好传统故事(洪坑进士路)等;深化拓展微空间工程,做到村村有景,美美与共;非遗赋能,进一步健全非遗传承与保护机制,通过传习所及赛事,打造非遗IP;演艺节庆赋能,提升徽州板凳龙、上九庙会、跳钟馗等传统民俗表演的同时,实施精品文艺创作工程,让演艺活动进景区,力争推出一台大型常态化演艺项目,进一步丰富节庆活动;完善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打响“把一份徽情带回家”伴手礼品牌。

  (二)科技赋能

  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成果的应用普及,深入推进旅游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基本实现智慧化转型升级;建设网络平台,打造网络旅游超市,使定制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更加普及,明确在线预约预订、分时段预约游览、流量监测监控、科学引导分流、非接触式服务、智能导游导览等建设规范,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引导旅游景区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并普及景区电子地图、线路推荐、语音导览等智慧化服务,推进乡村旅游资源和产品数字化建设,支持旅游景区运用数字技术充分展示特色文化内涵,积极打造数字博物馆、数字展览馆等,提升旅游体验;引导云旅游、云演艺、云直播等新业态发展,培育“网络体验+消费”新模式。

  专栏3文旅产业赋能工程

  ●文创赋能工程:开展灵山、蜀源、虹光等地花田艺术;每年创建主题民宿3-5家,建设文创公社、望山生活·艺术家走廊项目;每年推出1-2家主题村落;整理编制徽州故事(红色故事、名人故事、传统故事);提升非遗展演活动,强化非遗研习基地建设;持续开展文创产品设计大赛。

  ●科技赋能工程:智慧景区建设,4A级以上景区完成智慧化建设;网络平台建设,建设网络旅游超市,开展在线预约预订、分时段预约游览、流量监测监控等服务;数字文旅建设,推进景区、博物馆、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开展云旅游、云演艺、云直播工作。

  四、塑造文旅品牌,提高知名度

  (一)塑造“相约徽州、乐享山水”主题形象

  打响“相约徽州、乐享山水”总品牌的同时,塑造“红色岩寺、养生潜口、文创西溪南、研学呈坎、青绿洽舍、多彩富溪、幸福杨村”乡镇品牌,总分有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二)强化文旅品牌建设

  通过指导各乡镇争创国家级、省级文旅品牌,培育建设一批文旅消费行业标杆,为文旅经济发展“补短板、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激发文旅消费潜力,释放市场活力,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一是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实现观光游向“旅游+”融合发展的转变。二是争创省级文化旅游度假区。依托西溪南创意小镇和潜口养生小镇,进一步加快桃李春风、远近黄山上庄、黄山青春谷、贯之园艺术度假项目、龙骏家园、文创公社、望山生活·艺术家走廊等项目建设,促进康养与旅游、文化、健身、食品等产业深度融合。三是建设省级研学营地,盘活自驾车营地项目,打造研学徽州品牌。四是与黄山区联合,将名山秀水风景道打造为安徽省自驾精品线路,与歙区、屯溪区联合,将徽州文化旅游风景道打造为安徽省自驾精品线路。五是依托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建设小练、小坞、碣石等红色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六是创建黄山市夜游品牌,以“田园星光梦潜口”为主题,加快建设以徽州小镇、梦潜口等为核心,以岩寺老街、唐模景区为重点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并通过紫霞美食街、岩寺老街小吃街扩大徽州美食知名度。七是利用现有的精品民宿,建设西溪南、潜口、蜀源、唐模等民宿集群,塑造徽州民宿品牌。

  (三)培育节庆民俗及赛事活动品牌

  充分利用本土文化元素,瞄准节庆民俗活动的助推作用,发挥宣传不可替代的优势,以岩寺登高节、西溪南音乐节、潜口腊八节、呈坎西瓜节、富溪茶文化毛峰节、洽舍冬欢节、杨村香榧节以及跳钟馗、板凳龙、上九庙会等节庆民俗活动为契机,重视节庆民俗活动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保持,“扩容”社会民间文化团队,培育、策划涵盖文化体验、体育运动、自然生态、康体养生等多个板块的大型群众性品牌节庆活动。巩固绿水青山运动会、花田跑、登高大会等传统赛事成果,进一步塑造徽州体育赛事品牌,创新性开展徽博会、徽州康养大会活动,开展“铁军三项”、马拉松、骑行、徒步等综合性运动赛事,唱响“相约徽州、乐享山水”的主题形象。

  专栏4文旅品牌塑造工程

  ●主题形象打造工程:围绕“相约徽州、乐享山水”主形象,打好“红色岩寺、养生潜口、文创西溪南、研学呈坎、青绿洽舍、多彩富溪、幸福杨村”各乡镇形象。

  ●国字号文旅品牌塑造工程:巩固现有国家级文旅品牌的基础上,力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增加国家级重点旅游村、特色小镇、研学基地的数量。

  ●省级文旅品牌创建工程:文化旅游度假区,省级研学基地(营地)、省级自驾精品线路等。

  ●其他文旅品牌:以新四军军部红色教育实践基地为依托的红色旅游品牌,以徽州小镇、梦潜口等为核心的夜游经济品牌,以西溪南、潜口、呈坎、蜀源、唐模等民宿集群为支撑的徽州民宿品牌。

  ●节庆民俗及赛事品牌:以绿水青山运动会、花田跑、登高大会为重点,大力开展民俗节庆活动,筹办徽博会、徽州康养大会,开展“铁军三项”、马拉松、骑行、徒步等综合性运动赛事,完善个乡镇特色性节庆活动,唱响“相约徽州、乐享山水”的主题形象

  五、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强村富民

  (一)创新农旅融合新业态

  实施“旅游+”“+旅游”发展路径,创新农旅融合新业态。利用乡村闲置民房,发展民宿经济,力争增加30家左右民宿,提质增效,建设西溪南、呈坎、潜口、蜀源、灵山、唐模,杨村民宿集群,发挥规模效应,提升知名度;挖掘乡村农耕文化,利用古村、古桥、古牌坊、古祠堂等历史遗存开展农耕文化体验游、摄影写生游、传统文化体验游等活动;开展农业景观化利用,发展蜀源、虹光、灵山等地的花卉观光、摄影写生旅游,扩展乡村农业采摘园;利用乡村名特优产品和传统工艺技术,开发旅游商品和伴手礼,建设作坊工坊,进一步扩大紫霞牛肉、玉林糕饼、灵山酒酿等影响力,将东山小香薯、坤沙小金鸡、蜀源菜籽油等包装转化为旅游商品,利用乡村传统工坊和作坊以及徽州非遗基地,开展研学体验游。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1081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