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天津市)天津市宁河区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

  (五)实施“一村一业”和“品牌”强村。按照乡村兴区发展路径、一一二二工作举措和12345工作思路,各村充分发挥本村人文、农耕、交通、生态等资源禀赋积极融入乡村兴区战略之中。发挥“种稻、种猪、种鱼、种蟹、种苗”以及其他农产品等资源优势,积极创建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产品“品牌”,以村集体为主挖掘本村“农耕”文化并不断创新,让品牌附能集体增收。

  (六)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土地制度。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探索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平等保护并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提高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处理好农民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关系,将土地产生收益纳入集体收益,保障集体成员的民主管理权和收益分配权;处理好农民与宅基地的关系,扩大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用益物权的权能,探索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有效途径。

  (七)推行宁河区农村职业经理人选育试点工作。每年选取3个村作为试点,力争用三年,帮助我区符合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独资或控股企业(村属企业),招聘和培育一批高素质职业经理人,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农文旅产业发展和村级集体资产运营管理能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二、促进农民增收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加大政策、资金、人才、体制机制扶持力度,进一步整合资源,将财政、土地、用电、金融、税收、交通、保险等政策向经济薄弱村倾斜,同等情况下优先支持经济薄弱村产业发展;按照市级资金安排,三年安排扶持发展补助资金5100万元;搭建经济薄弱村创业创新平台,支持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大中专学生等人员到村庄创业创新;充分发挥市区两级单位力量,对现有51个经济薄弱村对口帮扶,实现由困难村帮扶到经济薄弱村帮扶的无缝衔接,巩固前期宁河脱贫攻坚成果。

  (二)多层次城乡区域分工合作。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以镇带村、以村促镇,推动镇村联动发展。将小农户生产逐步融入区域性产业链和生产网络。引导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向小城镇、产业园区适度集中,逐步形成带动小农户生产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依托城郊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工商业较发达等优势,发挥双向接转和辐射功能,带动高端农业发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

  三、实施积极的农民就业服务

  (一)完善促进农民就业。引导农业企业通过临时性、季节性、弹性用工等形式,吸引农民灵活就业;鼓励企业延伸产业链和服务外包,吸引农民在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交替上岗,实现临时兼业;引导社会优质服务机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职业介绍等服务。

  (二)增强新型农民劳动技能培训。健全完善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支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加大对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领办人培训力度;利用劳动技能培训、农广校等培训机构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民参加市场紧缺职业及补贴标准目录内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促进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农民不断增强就业能力。

  1.开展科技下乡指导。利用农民农闲的时间开展科技下乡宣传培训活动,活动以科技赶集为主,现场培训、入户指导等多种形式为辅的形式开展,结合田间指导、广播、网络媒体等方法进行,传授农业技术。

  2.加强农民技能型培训。重点开展专业技能型培训,包括长期、稳定在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企业经营主体的农村劳动力,以及经济薄弱村的致富能手,成为经济致富带头人,助力乡村振兴。

  (三)完善创新创业服务。重点打造创业孵化、法律援助、农产品营销和农村产权评估与交易等服务平台。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行业协会、商会、专业性服务机构、龙头企业面向创业农民提供专业化服务。创建具有区域特色、标准高、服务优、带动作用强的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区。

  (四)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示范社(场)创建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民合作社规范化水平,不断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充分发挥其服务农民、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的功能作用,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加强服务引导,引导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组织,引导农业生产与经营企业、农机合作社等社会主体,引导扩展专业化组织服务于多种作物,引导向全程农业服务方向发展。

  第七章 强化实施保障,确保农业农村规划落实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强化保障措施,凝聚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编制专项规划

  贯彻规划先行,明确农业农村发展的具体思路和目标任务,针对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农业产业项目和农村建设项目,推动各村编制村庄规划、由实施主体牵头编制专项规划,确保农业农村发展用地,确保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宁河区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由区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农业农村委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工作,组成强有力的工作队伍,抓好贯彻落实,做到决策部署以规划为依据,工作目标以规划为指南,考核工作以规划实施效果为主要标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26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