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完善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机制
深化党政群共商共治机制。以党建为引领,围绕“七有”“五性”需求,把共商共治工作向楼宇、社区、行业协会等延伸,凝聚区域共治合力,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进一步规范CBD管委会、街乡、社区议事规则,促进分层实施、条块联动、政社结合、协商共治,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和改善民生。
构建全维度现代城区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城区治理理念、治理主体和治理手段,打破横向协同治理的壁垒,推动跨部门跨地区的治理;畅通纵向统筹治理的渠道,推动跨领域跨层级的治理;构建开放包容的治理平台,推动多主体多维度的治理,打造全域治理的良性创新生态圈,纵深协同推进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机制。借鉴伦敦金融城和陆家嘴金融城“业界自治+法定机构”的社会治理模式,依托北京国际CBD生态联盟和北京CBD楼宇联盟等业界共治平台,加强企业、个人的社会责任,加快完善CBD多元主体共治共享的治理架构和治理机制,推进CBD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形成与国际一流商务中心区相匹配的社会治理能力。
发挥社会组织自治自律作用。引导区域内的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构建高效的运行制度和有力的管理团队,发挥其在资质认定、企业评估、行业指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升社会组织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影响力;发挥社会组织的行业自律作用,鼓励行业协会商会集中制定行业自律公约、行业规章条例并部分履行监管措施,创新社会组织信用评价体系,强化社会监督,推动同行监管和大数据监管。积极组建北京CBD总商会,开展同行业和跨行业、区域内和区域间、国内和国际交流,为企业开拓市场和社会共治提供助力。
持续推进楼宇服务创新。着力优化“一个联盟、两支队伍、三个平台、五项机制”的楼宇服务管理体系,吸引更多高端商务楼宇、知名咨询机构、国际行业协会参与CBD楼宇物业联盟,继续执行楼宇金牌管理员培训认证计划;打造集“整合资源、监管发展、调整结构、政策推动、深化服务、促进提升”等功能为一体的CBD智慧楼宇品牌,以全新的楼宇服务模式统筹好产业空间,推动商务楼宇高质量发展。
第四章 组织保障与规划实施
一、组织保障
(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逐级梳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抓好各级党建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区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持续推进党建带群建工作。加强工会、妇联、团委组织队伍的建设,不断激发新活力,发挥新作用。
(二)强化政府统筹协调
加强政务规范化建设,明确和细化CBD各部门的责任、权利以及义务,明确项目执行和职能边界,并强化部门联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进各项措施扎实有效实施、取得实效。继续加强CBD功能区相关街乡和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组织联动。
(三)严守安全生产底线
坚持管委会平安建设工作例会制度,切实提升工作效能。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督促驻区企业、相关责任单位履职尽责,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制定并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积极开展各项安全生产检查工作,高标准完成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期间安全保障和应急值守。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提高安全底线意识。协助有关部门和属地街乡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依托城市智慧管理,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效率;依托智能化信息技术,协助组织综合性智能楼宇的安全管控工作,提升高层楼宇的安全管控能力,不断提升区域安全生产品质。
(四)推进政策集成创新
紧抓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加强政策集成与创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保障规划有序有效实施。实现推动自贸区政策率先在CBD落地,争取更多的改革先试、开放先行。积极争取参与北京市和朝阳区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市容秩序管理等相关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争取在CBD采用国际一流标准实施环境品质提升,满足区域国际化、高端化发展需求。加快完善城市有机更新、商务楼宇更新的规划编制和一体化实施保障机制,全面营造接轨国际的环境品质和氛围。积极争取北京市工程建设审批改革在CBD率先实施,着力提升核心区南区建设进程,为“两区”建设提供优质载体支撑。加快建立功能区17个街乡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全方位推进功能区空间整合优化、载体提质升级和产业创新协同发展。
二、规划实施
(一)细化规划任务分解
做好规划重大任务的分解落实,明确规划目标任务的责任分工,强化规划对年度计划和重大项目安排的统筹指导,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管委会各处室、各街乡以及相关单位应将规划的目标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严格执行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落实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做好各类工程项目及相关政策落实。
(二)强化重大项目落实
围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细化重大项目落实目标和进度安排,合理安排项目建设时序,统筹安排工程建设进度。定期召开多部门参与的项目推进会,研究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推动项目实施。制定实施项目建设质量保障、安全保障、工期保障,做到基础设施项目适度超前,产业发展项目确保重点,公共服务项目优化布局,民生项目确保资金到位。加强对项目评估实行持续监控,加强对项目目标任务的细化和各项实施措施的跟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支持项目评估标准的技术创新,提高评估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建立科技立项评估的反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