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CBD功能区“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

  (一)加强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梳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领导班子和科级干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CBD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加强“两新”基层党组织及楼宇党建建设。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夯实“两新”组织工作基础,加快推进党建工作“两个覆盖”,加强区域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完善“双报到”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社会治理作用;继续完善CBD区域非公企业“党群建设管理系统”建设,完善党建工作联席会机制,巩固CBD区域化大党建工作格局;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模式,提升非公党建工作辐射力、影响力;探索楼宇党建新模式,整合党政群工作渠道及政策资源,加强组织覆盖、工作覆盖,不断提升区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深化商圈党建工作模式。依托核心区商圈党建工作联盟,继续深化“一核十会三机制两平台”党建工作模式,建立“不求所属,但求所用”的横向性民主协商关系,形成“联盟—楼宇—企业”的纵向组织整合之网,促进商圈党建、服务与治理的紧密结合,全面打造“有力度、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有亮度”的一流党建品牌。

  加强党群阵地建设。加强CBD党群服务中心等党群阵地建设,创新党群服务中心运营模式和服务内容,打造CBD区域红色主题活动阵地和国际化交流平台。鼓励和支持更多有条件的“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党群活动站,营造浓厚党建氛围,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充分发挥群团工作作用。完善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工作机制。打造工青妇等群团工作平台和服务品牌,广泛团结各阶层人士、各领域人才,搭建桥梁,建立纽带,凝聚力量,汇集智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探索实现党员群众需求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区域发展成就与白领职工共荣共享。

  (二)构建国际一流的公共服务体系

  全面提升区域公共配套服务水平。以国际化发展为导向,以“2+2区”建设为依托,推动建设大型地标性美术馆、博物馆,与中小型艺术中心共同构建完善文化类配套设施空间承载体系,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辐射影响力;充分挖掘存量空间新建一批大型室内体育场馆,提高室内外大型体育设施开放度及空间覆盖率;拓展普惠托育资源向3岁龄以下儿童倾斜,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发展多元托育服务;优化餐饮设施布局,提高首层零售、咖啡、餐饮、便利店等沿街商业开放度,助力推动消费升级。

  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加快吸引国际优质教育资源集聚,依托区域内的高端教育培训机构,根据CBD国际人才特征和需求,提供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高端培训服务;依托清华大学核心区项目等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化教育合作,重点与国外职业教育机构或行业协会开展合作,探索创办国际职业资格培训中心或国际教育考试中心;充分利用功能区教育用地资源,打造精品特色教育国际化品牌学校,支持国际人才子女入学;鼓励区内有条件的中小学试点实施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探索个性化、高层次、有实效的国际交流项目,增强教育的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

  着力提升国际医疗服务水平。着力推动区域医疗服务体系接轨国际化人才需求,支持国际化医疗机构、公立医疗机构按照国际标准提升对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吸引国际医疗机构落户,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在CBD开展国际医疗服务,在CBD建立共享医疗服务机构试点;积极争取区内医院与国际保险实时结算试点政策先行先试,实现国际保险直接或间接支付;探索建立外籍人士院前医疗救援服务、国际医疗转运服务的新模式,提升医疗急救的国际化服务水平。

  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国际化。借鉴“国际安全社区”的理念和方法,打造一批示范性国际化社区,重点推进麦子店、新城国际等地区的国际化社区配套建设;创新和完善国际化社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社会组织和中外居民参与社区自治,营造共建共享、互动融合、兼收并蓄的宜居氛围;营造国际化社区文化氛围,加强中外居民的文化交流,促进外籍人士与本地居民融合沟通。

  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以需求为导向,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通过政府服务外包、公益创投等多种形式鼓励社会组织承接转移政府职能,建立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能。

  (三)加强城市安全和应急体系建设

  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对标国际一流商务中心区,完善CBD中心区综合防灾和安全设施,推进交通、消防、医疗、应急避难场所、高层楼宇救援等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加强CBD中心区设施运行管理,强化防灾减灾的空间保障,提升城市应急救援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城市发展韧性。

  加强公共安全风险防控。健全区域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加快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CBD中心区及周边外国驻华使馆区、重点行业、地下空间等区域的综合防范与整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结合重点区域开展防冲撞街区设计,提升街道、公共开放空间、建筑的反恐能力;健全风险源头预防、研判、评估以及长效监管机制,构建全方位的公共安全防控网络,营造持续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健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能力,加强与区级、街乡等应急职能部门和区域内重点楼宇物业的协调联动,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以预案编制和应急演练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应急决策和处置流程;以突发事件现场处置为核心,进一步提升区域公共安全事件处置能力;依托核心区智慧城市建设和雪亮工程,加强公共区域传感设备、视频监控等资源的覆盖率,利用智慧化手段提升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18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