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1.存在问题

  嫩江干流浏园断面、江桥断面、白沙滩断面水质不能稳定达标,龙安桥断面长期达不到水功能区要求。主要成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齐齐哈尔市作为农业大市,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境内耕地面积大,农药、化肥、除草剂随农业退水进入江河。养殖业发达,境内有飞鹤集团、牧原集团等多处大型规模化养殖场,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数据也显示,各断面汇水范围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均占主要比重,虽然“十三五”期间在粪污资源化利用和规模场设施配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部分养殖场仍存在设施不正常运行,粪污不能及时有效还田的情况。进入丰水期后,一旦上游降大到暴雨或尼尔基水库短时泄洪,地表冲刷强度增加,地表径流增大,导致进入水体的面源污染增多,高锰酸盐指数升高。二是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存在短板。目前齐齐哈尔市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能力为44.7万吨/日,国家级重点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1.6万吨/日,共计46.3万吨/日,总体上满足现阶段需求,但随着城市发展和污水收集能力的逐步提升,中心城区、讷河市等部分城市污水处理能力逐显不足;城镇部分污水管道超期使用,老化、破损情况严重,亟待新建和改造;城镇污水管网不完善,污水收集率低,除中心城区、富拉尔基区、梅里斯区、龙江县、泰来县、富裕县、依安县基本实现雨污分流外,其余县(市)区还没有或未完全实现雨污分流。三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尚处于起步阶段。齐齐哈尔市大部分乡镇和农村都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还处于原位处理阶段。

  水资源供需矛盾显现。全社会节水意识不强、用水粗放,水资源保护与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矛盾逐步显现。一是节水型灌区建成率较低,农业灌溉现代化水平不足,特别是原农垦系统灌溉用水利用效率偏低。二是再生水利用率偏低,未开展中水回用配套设施建设,水资源循环再利用的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三是乌裕尔河流域地表水开发利用量已接近水量分配指标,如不尽快强化用水水平,提升用水效率,腾出用水空间,沿岸县区地方经济发展将面临无地表水源可用的情况。

  水生态破坏问题不容忽视。近年来嫩江流域已建的各类水库和水电站等设施,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鱼类的洄游通道,河道疏浚、水下挖砂采石等涉水活动使水生生物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等重要栖息地遭到破坏;不合理的农业开发导致了嫩江流域湿地面积退化和萎缩,流域周边工业废水、农村和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农用化肥、农药污染加剧了水域生态环境的受威胁程度,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总体尚未得到根本性好转,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历史遗留的纳污坑塘虽完成了治理,但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生态修复不足。

  水环境风险防范意识亟待加强。日常水环境风险防范意识、主动管控意识和管控力度不足,制度建设、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均不能满足对突发性和累积性风险应对要求。

  2.水生态环境形势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谋划部署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新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十四五”时期,我市将进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高质量发展新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仍将继续深入,对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要求进一步提升,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从水质改善上升到水生态健康和人水和谐,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没有改变,“十四五”时期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仍面临巨大压力,水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省委十二届八次、九次会议精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治理,突出流域特色,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以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创新机制体制,一河一策精准施治,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为实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三水”统筹,系统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从源头上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以河湖为统领,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系统推进农业、生活、工业、航运污染治理,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水环境风险防控等任务。

  突出重点,有限目标。以群众身边的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生态流量匮乏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开展减污降碳、精准治污、亮剑护绿、科技赋能行动,衔接2035年美丽中国和本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提出“十四五”期间切实可行的目标。

  多元共治,协同联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推动流域上下游地区互相协作,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相关部门联动,群策群力,协同共治。

  (三)规划目标

  到2025年,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质优良水体稳中有增,污染严重水体得到有效治理,劣V类断面控制为0,基本消除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嫩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生态流量保障程度显著提升,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有效加强,水生生物监测体系基本建立,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加强,实现有河有水,有草有鱼,人水和谐的美好目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db/862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