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短缺。围绕技术研发、临床试验、产品生产的创新链条还未形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数量不足,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科研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技能型人才匮乏,本土人才培养能力有限。
功能载体不足,布局分散。产业发展尚处于离散状态,企业布局零散,大型医药产业基地、医疗器械制造园区、健康小镇等专业化产业基地较少;产业中试平台、安全评价中心、临床研究医院、专业服务机构等产业服务平台较少;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在产业规划引导及区域差异化分工方面亟待提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工作重要指示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精神及“健康中国”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和大健康理念,把握新一轮东北振兴、东北绿色转型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和疫情催生的市场机遇,紧抓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机遇,按照吉林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和医药健康产业优势,全方位推动“药、医、食、养、游、动”六位一体的产业格局形成。拓展全链条、全健康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实现健康资源全域优化、健康产业全域联动和健康成果全民共享,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健康市场需求,打造具有东昌区特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为实现吉林省康养示范区提供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着眼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和水平,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切实改善民生。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科学界定政府和市场边界,在健康事业领域,坚持公益性原则,注重政府“兜底”和监管;在健康产业领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社会力量不断增加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供给。
——坚持改革引领、创新发展。深化大健康体制机制改革,消除制约产业发展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创新资源集聚、研发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用好大数据、智能化现代技术,积极探索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增强创新内驱力。
——坚持开放共享、融合发展。顺应当前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更开放的姿态、更超前的思维,深化产业跨界融合,改造传统业态,培育新业态,延长产业链。加快完善“健康+”产业体系,促进健康与文旅、养老、体育、食品等深度融合,大力开发高附加值健康产品,拓展健康服务应用场景,延伸产业链,扩大生态圈,更好满足多元化健康消费需求。
(三)发展定位
依托东昌区独特的地理优势,打造健康旅游名片,发展健康食品、药品、用品三大特色产业,保障医疗和养老托育两大民生基底,打造以康养旅游为突破、康养服务为核心、康养农业和康养制造为支撑、康养地产和康养体育为抓手的全康体系。到2025年,全区医疗专科水平达到通化市前列,健康养老实现机构养老规模化、标准化,社区和居家养老智慧化,将健康旅游产业打造成为东北地区标杆并辐射全国,特色农产品和中药材种植标准化、产销规模化全面铺开,冷链物流等产业配套体系逐渐完善,医疗器械、户外用品等产业实现突破,基本建成业态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基本建成通化医疗高地、康养示范基地、健康旅游和休闲运动目的地、绿色健康食品供给地,成为全市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通化市大健康产业的“制高点”。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我区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实验室,建设一批产业集聚、配套完善、集约高效的健康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质量与效益全面提升,中医药、医疗器械、健康旅游等领域在通化市占据优势地位,健康产业成为拉动通化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1.产业规模更大。大健康产业实现快速增长,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推动产业载体建设,完善产业综合服务平台配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引内培一批龙头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制定和人才引进力度,切实保障产业发展要素供给。推动现代中药、“健康+旅游”率先突破,加快医疗器械产业链协同发展,完善健康服务体系,为产业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到2025年,实现医药工业总产值26亿元,年均递增7%;食品工业总产值2亿元,年均递增8%;销售收入1.8亿元,年均递增8%;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0%;健康文化旅游产业产值达到40亿元。
2.创新能力更强。大健康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聚焦重点领域,实现优势突破。强化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产业链,加快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与重大产品的创新突破;加速发展化学药、生物药、健康用品等产业,形成完善的制造业体系;提升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健康服务的发展层次;完善医药流通体系;促进健康与旅游、养老、互联网、体育深度融合;形成一二三产高效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健康产业体系。
3.聚集效应更显。大健康产业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产业集群发展、功能集合构建、项目集中布局、资源集约利用成效显著增强。重点园区持续升级提质,特色康养基地持续提质扩容,新建成一批健康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