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吉林省)四平市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

  2. 加强职业健康风险管控。加强职业病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估,扩大主动监测范围。开展尘肺病病人筛查和新兴行业及工作相关疾病等职业健康损害监测。构建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分级、预测预警体系,健全用人单位职业健康信息及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完善监测工作与用人单位整改、监管和执法的有效联动机制,加强数据综合分析和应用,提升风险管控效能。

  3. 完善职业病诊断和救治保障。不断增强职业病防治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大职业病源头治理力度,不断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持续改善工作场所作业环境,有序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强化尘肺病等职业病救治保障,实施分类救治救助,提升对尘肺病患者的治疗康复服务能力。对未参加工伤保险且用人单位不存在或无法确定劳动关系的尘肺病患者,按规定落实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生活救助政策。

  4. 加强职业健康促进。广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深入开展职业健康知识进企业、机构和学校等活动,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持续推进“职业健康达人”活动,倡导健康工作方式,提升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疾病、精神和心理疾病等防治知识普及率。鼓励用人单位开展职工健康管理,加强职业健康管理队伍建设,提升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健康企业”建设,建设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示范引领性健康企业。

  (七)提升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水平。

  1.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精准健康帮扶机制。到2025年,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逐步完善;脱贫地区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可及性进一步提升;重大疾病危害得到控制和消除,卫生环境进一步改善,居民健康素养明显提升;城乡、区域间卫生资源配置逐步均衡,居民健康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医疗保障成果持续巩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持续实现动态清零。

  2. 维护残疾人健康。将残疾人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持保障签约医生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个性化签约服务,维护残疾人平等就医权利。加强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关注残疾妇女健康。改善残疾人医疗服务,完善医疗机构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提供就医便利。继续实施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开展防盲治盲,促进眼健康。继续推进防聋治聋,提升耳与听力健康水平。

  专栏3 全人群全周期保障生命健康

  优生优育。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基本避孕服务、人口监测等项目。

  普惠托育专项行动。支持社会力量发展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和综合托育服务机构;鼓励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的普惠托育服务。

  妇幼健康服务。推进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建设1个市级高水平妇产科项目和1个高水平儿科项目;实施妇幼健康监测项目,为国家和省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实施增补叶酸项目;实施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项目。

  儿童和青少年服务。加强0—6岁儿童健康管理,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实施重点地区儿童营养改善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提升儿童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开展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学生常见病监测与干预行动,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监测项目,加强学校卫生队伍建设。

  老年健康促进。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社区护理站建设,安宁疗护试点建设,医养结合机构建设。

  职业健康促进。加强职业健康监测评价、工程防护、诊断救治等技术人才培养,推进技术支撑机构建设。

  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每年为有康复需求的持证残疾人和残疾儿童提供基本康复服务。

  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一)构建高质量发展诊疗服务网络。推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网格化布局和规范化管理,统筹为网格内居民提供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在县域推广临床服务、急诊急救新模式,推进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服务发展。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到2025年底,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县(市)全覆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团队)健康管理服务,确保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进一步增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县域就诊率不低于90%,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镇”。

  (二)优化集成共享型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相关疾病诊疗中的职责分工、转诊标准和转诊程序,形成连续通畅的双向转诊服务路径,促进区域或医疗联合体内合理就医。通过建立医疗联合体及开展远程医疗等形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纵向流动。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按照疾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和入出院标准及“网格化布局,分片区管理”原则,为网格内居民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积极增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供给,完善服务内容, 优化服务方式,落实保障措施,提高服务质量,稳步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切实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障服务。推动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等小病在乡村解决。

  (三)强化改革整体联动。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党委政府重要日程,与其他重点改革工作一道统筹研究、统筹推动、确保实效。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医改,财政、医保、人社等部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形成改革合力。因地制宜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跟踪评估工作进展。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推动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科学制定医保总额预算,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按病种、按床日、按人头等的标准,逐步实现统筹地区、医疗机构、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强化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短缺药品应对机制。常态化制度化落实国家、省组织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按要求稳步扩大采购范围,并按要求落实集中采购医保结余资金留用政策,按照省部署和指导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落实省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启动条件、处罚标准及约束条件,并按照要求将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及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深化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科学确定、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平。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强化公益属性,健全考核机制。逐步实现公立医院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增强公立医院公益性,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db/861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