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新区深度开发“原字号”三年行动方案
(2021-2023年)
为加快推动沈北新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形势
(一)新形势
市场方面:受新冠疫情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影响,提高免疫力、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保健食品、老年食品,以及预包装餐食、速冻食品、方便食品、专业化配餐等快捷、方便的工业化膳食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企业方面:我国食品工业集团化发展趋势明显,以骨干企业为中心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占比90%以上的中小微企业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压缩、经营压力较大。
品牌方面:在互联网、自媒体推动作用下,行业加快优胜劣汰速度,一批优秀品牌脱颖而出,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新业态不断丰富,行业提品质、创品牌步伐加快。
(二)新要求
张雷书记2020年11月4日在沈北视察时提出:农业高新区对沈北来讲是个“金字招牌”,可以以食品加工为主,同时把企业的科技平台、研发平台、检测平台等高新技术纳入进来,要营造一个产业生态,推动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促进转型升级。
王新伟市长2021年1月25日在市政府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建立食品加工等产业链图谱,要补链、强链、畅链、互链,要有“四个清单”,即项目清单、企业清单、园区清单、重大事项清单。
闻然书记2021年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会上提出:辉山地区要围绕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要往附加值的高端和产业链的终端做,着力发展功能食品,如保健食品、特医食品等。一定要加快实施“腾笼换鸟”,要强化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产业的数字赋能改造与转型提升。
(三)新契机
沈阳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获批后,基础设施建设拟通过项目谋划方式申请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或中央预算资金,获得资金支持;有利于促进科技要素与创新资源集聚,加快产业链提质升级,增强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有利于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产业基础
(一)发展现状
1.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总体情况。
2020年,全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303家,总产值 271.84 亿元。其中,规上企业62家(详见附件1),总产值268.48亿元;规下企业241家,总产值3.36亿元。规上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瞪羚企业2家、省雏鹰企业3家,均在辉山板块;规下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雏鹰企业1家。(详见附件2)
2020年,辉山板块规模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47家,总产值242.03亿元,占比90.1%;其中上市公司16家,包括本土上市公司2家。(详见附件3)
(1)规上企业产业分类。
2020年,全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62家规上企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37家,总产值182.92亿元、占比68%;食品制造业企业21家,总产值81.92亿元、占比30%;饮料制造业4家,总产值5.44亿元、占比2%。具体情况如下:
—— 农副食品加工业(37家)
①肉类加工。规上企业10家,总产值75.1亿元、占比28%,包括双汇、千喜鹤、福润等。
②饲料加工。规上企业17家,总产值67.27亿元、占比24.9%,包括禾丰、波尔莱特、大北农等。
③粮油加工。规上企业9家,总产值40.19亿元、占比14.97%,包括香雪、益海嘉里、华润五丰等。
④果蔬加工。规上企业1家,总产值0.36亿元、占比0.13%,即北亚食品。
—— 食品制造业(21家)
①乳制品制造。规上企业5家,总产值38.73亿元、占比14.6%,包括蒙牛、伊利、辉山等。
②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规上企业4家,总产值20.27亿元、占比7%,包括希杰、丰美、仁达等。
③焙烤食品制造。规上企业5家,总产值8.28亿元、占比3.3%,包括好利来、冬冬、康福、好丽友、小俊男。
④方便食品制造。规上企业3家,总产值6.95亿元、占比3%,包括今麦郎、满佳、帼字。
⑤调味品制造。规上企业2家,总产值2.68亿元、占比1.03%,包括红梅、青花。
⑥冷冻饮品制造。规上企业1家,总产值2.52亿元、占比1%,即中街冰点。
⑦糖果制造。规上企业1家,总产值0.19亿元、占比0.07%,即新东大。
—— 饮品制造业(4家)
①饮料制造。规上企业3家,总产值4.76亿元、占比1.75%,包括润田、泽溢等。
②酒制造。规上企业1家,总产值0.68亿元、占比0.25%,即燕京啤酒。
(2)规下企业产业分类。
2020年,全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241家规下企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120家,占比50%;食品制造业企业37家,占比40%;饮料制造业25家,占比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