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优化城镇体系布局。昌图县城镇体系是以建设昌图新城区及棚户区改造为重点,形成“一核三轴三区”的空间布局。
“一核”是以昌图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北、向西两翼拓展,包括北部农高区和昌图新区。
“三轴”是指铁岭—昌图的城镇发展主轴,打造“一体两翼”的城镇空间格局。铁岭—昌图的城镇发展主轴是铁岭对接沈阳的产业大平台和城市拓展的新空间。昌图县将以建设现代物流、生态旅游和特色产品加工业型城镇为主。亮中—古榆树镇以发展煤炭能源、煤气及延伸产业为主。
“三区”包括银河经济区、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和昌图经济开发 经济区。银河经济区以昌图新区为核心,包括昌图镇和老城镇、马仲河镇,主导产业为交通物流业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和风电、新型建材业。泉头、下二台发展生态旅游业。经济开发区包括老四平镇和毛家店镇,以特色工业为主。
完善城镇工矿用地布局。沈铁工业走廊工业体系布局要与全县城镇体系布局相协调,根据昌图新城区,以及农高区和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城镇的发展规划,按照整合资源、确立主导产业、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发展思路,将目前老四平园区的主导产业,规划期内新增的工业项目集中安排在工业集中区内。
农村建设用地布局。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做好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村镇规划和村庄规划的衔接,合理引导农民住宅相对集中建设,促进自然村落适度撤并。合理安排农村宅基地,禁止超标准占地建房,逐步解决现有住宅用地超标准问题。
3、加强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1)构建中心组团式空间布局结构
昌图县中心城区采取组团式布局,由生态绿地相隔的新老两个城区。两个城区间由原国道102线快速路连接。形成新老城区相对独立由生态绿地相互交融的具有独特自然山水景观特征的北方城市空间格局。
中心城区用地发展方向以向南为主,全力打造银河经济区,严格控制老城区规模。规划期内,将大力发展以电力、煤气为主的能源工业、原材料和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实行国有企业改组、改制,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国内外资金和人才,促进地方经济不断增长,逐步将昌图建设成为现代化综合性工业城市,增强中心城区对全县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
(2)控制中心城区用地规模
2018年,城区人口为11.9656万人。预计至2025年城区人口分别为13万人和15万人。至2025年,中心城区城市用地规模为300公顷,人均城市用地100平方米。
(3)划定中心城区扩展边界
为增强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局部不确定性,在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划定城市留白区。
老城区城市建设规模边界东至沈四高速公路,南至哈大高速公路,西至原102线国道,北至原102线国道。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为1500公顷。新城区城市建设规模边界东至原102线国道,西至哈大客运专线,南至河信水库,北至高铁西站,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为500公顷。
城市规模边界范围内为允许建设区,依据至规划期末城市用地控制规模划定,是已配置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的区域,面积为3160公顷。
(五)实施土地利用重点工程
1、基本农田建设工程
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工程。为加强基本农田建设,以建设促保护,以国家级和省级基本农田示范区为先导,设立并实施全县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区建设工程。示范区工程以粮食主产镇为重点。通过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全面实现基本农田标准化、保护制度规范化、保护责任社会化和监督管理信息化。
优质基本农田建设工程。优质基本农田建设工程主要包括昌图县中部的基本农田集中区。通过完善区域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林网等基础设施,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增强农田防洪抗灾能力,全面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打造以优质水稻、玉米和特色杂粮生产为主的精品农业生产基地。
2、土地生态建设和整治工程
土地沙化治理工程。工程涉及的区域包括昌图县西北部的部分乡镇。通过恢复植被、改良土壤、兴建水利设施、栽植防护林等措施,有效治理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防止耕地退化,恢复耕地生产能力。
(六)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向
根据昌图县矿业基础、市场需求与前景展望,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要求,调控矿产资源开发种类及其总量。
鼓励开采有资源优势、地区优势且市场前景好的矿产,如鼓励开采大中型矿山的煤层气、鼓励开采水泥用灰岩、大理岩。鼓励开采难以满足经济建设需求的矿种。
限制开采国家和省矿产资源规划中限制开采的小煤矿煤炭及地下水的开采。
禁止开采国家规定战略储备的特殊矿产及国家、省规划禁采区内的矿种;
(七)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