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云南省)弥勒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8日)

  (二)锚定项目“攻坚突破、提质增效”,奋力激活高质量发展引擎。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工作导向,以有效投资赋能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全力争取交通、农业、水利、防灾减灾等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点项目获国家和省州支持,鼓励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谋划储备重点项目260个,完成年度投资不低于200亿元,产业项目投资增长10%以上。持续招大引强,强化正大集团、华润电力等重点项目沟通对接,确保引进十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个,省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不低于11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不低于150万美元。多向发力强化要素保障。发挥好“两个专班”作用,抓住政策窗口期,跑省进京“抢”项目、争资金,强化金融、财政、产业政策协同配合,全力做好资金保障、规划调整、基础配套等要素支撑,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争取特别国债、专项债券、中央和省州预算内等资金15亿元以上。多点突破促进开放发展。紧抓国家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越关系新定位带来的新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旅游联盟、物流联运、文化联谊等多方位合作。深化与“五区”[19]创新联动发展,推动驻河口开放发展中心实体化运行,运用好RCEP和越南原产地政策,建立与越南及东南亚地区商务合作联系机制,广泛参加边贸会、广交会、进博会,支持浩翔科技、新广农牧、运捷科技等企业拓展国际贸易,探索“边民互市+贸易加工”发展模式,扩大产品出口,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7000万元以上。

  (三)围绕改革“增强动力、激发活力”,奋力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坚持以改革破题、以创新赋能,务求在破解制约瓶颈、增强发展活力上取得新突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推动瘦身健体、降本增效、转型发展。持续推进国有“三资”清查处置与管理改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持续推动财税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税源培植,壮大财政盘子,提高财政资金投向精准度和使用效益,完成土地出让收入10亿元以上。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土地确权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城镇国有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盘活用好闲置农房和宅基地。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军地合力推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成政务服务中心搬迁,推动审批服务“零障碍”、企业办事“零跑腿”、代办服务“零距离”,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实行项目全周期服务,推动更多项目“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抓好民营企业纾困、培引、双创、改革、服务,全年净增经营主体5000户,新增“个转企”400户、“四上”企业45户。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深化与中国电子商会、华为集团等战略合作,加强与浙江大学、东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省农科院等产学研合作,力争在半导体、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创新与应用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专精特新”、高新技术、创新平台10户以上,做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申报创建。强化人才引育用留,着力营造集聚创新创业人才生态环境。

  (四)精耕城市“提档升级、聚势赋能”,奋力塑造高质量发展载体。统筹“七城同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经营,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强化规划引领和刚性管控,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统筹推进新老城区一体化发展,加快东风片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精雕细琢城西片区开发,着力推进北门、锦绣等片区城市更新,开展红烟小区、复烤厂小区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快构建“一主两副一园区”协同发展格局。塑优城市功能品质。力争启动老三那线城区段拓宽改造、国道326线改移,实施庆来学校段、外环南路西延线、保平村片区道路建设,畅通城市微循环,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新增通信基站370个、立体停车场车位700个以上,加快污水处理厂二期、再生水厂建设,更新改造燃气、供水、污水管网107公里,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提高至50%。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一批公园绿地、城市道路绿化品质提升项目,创建绿美社区19个,“见缝插绿”建设口袋公园30个,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打造“适老适幼”“创新活力”宜居城市。加强城市精细管理。坚持精细管理和文明提升内外兼修,加快“一心、一脑、一云+N”[20]智慧城市建设,逐步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聚焦老城区、城郊结合部等重点区域,扎实开展违法建筑、乱摆乱占、噪音扰民等专项整治,强化城市风貌管控,积极争取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五)联动镇村“成效巩固、示范引领”,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市镇协同、城乡一体,梯度配置市乡村公共资源,全面推进农村供水提标升级,启动巡检司镇通三级公路项目,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紧密型医共体、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推动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产业协同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6%。写好强村富民文章。强化动态监测帮扶,打好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收官战,确保低收入群众持续增收。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差异化打造“一村一品”,培优韭黄、香椿特色蔬菜产业,扩大软籽石榴、阳光玫瑰、冬枣、蓝莓等水果品牌影响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育田园观光、农耕体验等多元业态助农增收,力争行政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平均达25万元以上。加快和美乡村建设。深学细用“千万工程”经验,巩固“四治三融一示范”[21]成效,实施绿美农村公路建设90公里,创建省州绿美乡村、绿美乡镇89个以上,“千万工程”8个示范村、101个提升村通过验收,虹溪镇、东山镇创建为国家卫生乡镇,力争市级以上文明村和文明乡镇占比分别达80%、90%以上,让文明蔚然成风、生活向美而行。

  (六)厚植生态“保护优先、系统治理”,奋力绘就高质量发展底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打牢基础。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城市扬尘、餐饮油烟等治理,抓实臭氧与颗粒物协同管控,确保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稳定向好。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河长清河”,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管控,全力推动南盘江、甸溪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确保4个国控省控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太平湖争创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持续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抓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严格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加强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管理,确保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分别达95.5%、90%以上。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寸步不让720.48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推动国土绿化试点、全域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全面开展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推动“林长制”常态长效,争创省级以上森林乡村10个,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完善“三线一单”[22]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落实能耗双控措施,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华电巡检司电厂技改项目按期完成。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新增绿色能源装机规模140万千瓦,争取林业碳汇试点建设,助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先行示范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998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