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云南省)通海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5日)

  以园区提质增效为重点,促进工业集群发展。坚持“大抓产业、主抓工业、狠抓制造业”鲜明导向,聚焦绿色转型和链式发展,加快园区赋权事项承接和社会事务剥离,在优化提升基础上推动园区提质增效。实施梅子园二期391亩土地收储,加快推进振飞钢铁产能置换、瑞力恒低碳产业园、弘盛铂业二期、双创产业园等项目建设,鼓励工业基础好的本地企业迁建入园,通过项目扩园、企业满园、集群强园,发挥园区经济“主引擎”作用,力争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引导纳古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与园区共同构建钢铁产业生态园,夯实型材、管材及其他金属制品产业聚集区基础。着力提升绿色钢铁、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培育打造链主企业,示范带动上下游企业成长,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工业倍增3年行动计划,推动经营主体数量质量双提升,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户以上,力争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工业投资增长30%以上。积极申报省级五金机电制造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整合布局杨广镇及河西曲陀关片区食品加工基地。支持绿色食品制造业链式发展,推进“科研+种养+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发展,以“园中园”的方式打造农产品研发、加工集聚区,鼓励发展精品小包装、预制菜、永生花等,确保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5%以上。

  以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助推农业转型升级。聚焦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破局,力争农林牧渔业可比价总产值增长5.5%以上。以优化布局、提质改造、引育新建、扩大规模为重点,强化技术装备升级和现代科技支撑,加快高端大棚、水肥一体化、喷滴灌等现代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争创省级基地3个以上、市级基地15个以上,围绕九龙、河西片区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以上,示范引领农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推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年产鲜切花突破5亿枝、产值4.6亿元以上,扶持培育干花龙头企业1户以上、种苗繁育基地2个以上。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规范提升,发挥好联农带农富农作用,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以上,培育家庭农场10个以上,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户以上。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自主高端品牌,新认证“两品一标”9个以上,推动通海农产品由卖“原产品”向卖“品牌货”转变。规范畜禽养殖,推进畜禽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高标准烟区示范点建设,新建电烤房240座,保持种植烤烟5.35万亩以上,完成烟叶收购775万公斤以上。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推广林下天麻、魔芋、黄精种植1700亩,实现林下经济产值6000万元以上。

  以区位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及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贯彻实施中老铁路沿线开发三年行动计划,以通道能力提升、物流枢纽建设、产业开发为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冷链物流园项目招商引资,加快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项目建设,夯实现代物流业发展基础。加快推进九龙公铁联运中心建设,力争完成火车站货运场站及进站道路、弥玉高速(通海段)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中老铁路、中越铁路经济带重要节点优势,抢抓RCEP发展机遇,鼓励外贸企业探索双向贸易,以玉溪被列入《云南省农产品出口业务指引(试行)》试点为契机,培育一批规范高效贸易企业,重塑行业竞争力,力争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

  以扩大消费为核心,加快文旅产业回暖复苏。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谋划城市文脉轴线更新提升项目,加快沉浸式旅游示范区建设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文旅消费持续增长。立足“山城田湖”核心主题,支持秀山公园、斯贝佳滇式食品艺术生活场等A级旅游景区提质增效。发展一批农文旅融合项目,有效拓展农业功能。聚焦游客消费需求,深入挖掘通海银器、铜器、石雕、木雕、工艺刀具、盆景、刺绣等特色文化产业潜力,不断丰富特色美食、名优特产、非遗文创、盆景文化等特色产品供给。理清文化脉络,讲好通海故事,打造引得来、留得住的旅游场景和消费业态,继续举办“迎春花街”一县一节庆活动,鼓励举办那达慕、火把节、泼水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力争旅游收入增长5%以上。

  (二)聚焦改革创新,持续释放发展动能和新质生产力

  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鼓励支持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逐步完善县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持续巩固“国家创新型县”创建成果,加快数字赋能,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力争全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8户、高新技术企业4户。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规范有序的公平竞争环境。加快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实施“交地即开工”。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构建“1+5+N”的国企架构,选优配强国企领导班子,完善合理的薪酬制度,拓展业务领域,提升市场化程度,增强国有资本服务全县重点领域产业发展能力。健全县乡理财治税工作和激励机制,持续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引导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统筹抓好供销社、行政综合执法、城乡水价、检验检测机构等改革。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坚决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和省、市各项惠企政策,让县域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与招商引资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引导鼓励民营企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加强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建设,大胆应用前沿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立企业白名单制度,健全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积极主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鼓励民营企业升规纳统,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6%以上。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构建重大项目、产业项目、特许经营项目三张清单和推送机制,强化民间投资项目融资和要素保障,力争民间投资占比保持在55%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997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