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云南省)通海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5日)

  (三)聚焦项目建设,推动投资活力提升和质效双增

  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鲜明导向,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稳定经济的重要抓手,全周期加快项目谋划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全面激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积极主动向上争取。认真研究吃透政策红利,紧紧围绕上级重点支出领域和支持方向,最大限度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谋划申报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不少于40个、投资不少于28亿元。

  汇聚合力抓招商引资。精准开展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以链招商、园区招商,积极参加各类大型会展活动推介通海,新签约项目不少于8个,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不低于5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主动服务、积极对接,加快新城核心区地块开发、专项固废处理、乡镇集贸市场提升改造等在谈项目转化签约。积极引导企业利用外资,鼓励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加快推动昆茂公司、冠宏公司果蔬精深加工等项目,争取实际利用外资取得新突破。

  真抓实干加快项目建设。用好用活重大项目推进协调工作机制,着力破解投资增长瓶颈,严格按照“五个一”工作要求,压实责任倒逼项目推进,保持续建、新建重点项目100个以上,力争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以上,其中产业投资占50%以上。紧盯已签约项目落地开工,全力推进瑞力恒低碳产业园、火车站片区开发、云菜集团年产10万吨净菜加工、“礼乐花都”文旅升级、盆景花木产业开发等项目建设。依托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划建设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持续打好“编规划、保用地、推项目”组合拳,健全要素保障部门联动机制,全力整合资源优势,预算安排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000万元,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腾出重大项目落地空间。

  (四)聚焦美丽通海建设,守护“绿水青山”和“蓝天净土”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杞麓湖保护治理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精准抓实湖泊治理。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认真抓好《云南省杞麓湖保护条例》宣传学习培训和贯彻实施。按照远近结合、治标治本的思路,强化源头治理、精准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抓好“三治一改善”工作。系统推进全流域截污治污工程,加快补齐城乡生活污水治理短板,力争完成错接漏接混接问题整改、沿湖沿河119个自然村截污治污系统建设和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面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引领农业绿色转型;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化肥农药施用量同比分别减少1%、0.5%以上;持续优化种植结构,推广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作物11.5万亩以上;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严防反弹回潮,实现粪污全收集。完善垃圾收处体系,力争年内完成江川—通海—华宁垃圾焚烧发电、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50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巩固流域餐饮经营单位泔水收处全覆盖成果,最大限度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持续改善湖泊水生态,继续落实5项工作机制,实施河道水质全提升行动,完成红旗河、者湾河、大新河3条主要河道综合治理项目主体工程,深化河(湖)长责任制落实,全面加强河道分类管控、综合整治和水质水量监测预警,推动清污分流、清水入湖,逐步消除劣Ⅴ类河道;全面总结推广红旗河“三分一调”河道治理模式和戴文村高效节水灌溉经验,着力构建湖外水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体系;科学开展库塘湿地恢复、增殖放流、精准捕捞、水生植被恢复、外来物种防控、水资源管控调度等工作;搭建开放式研究平台,统筹推进水质水量、水文和水生态监测体系建设,加强化学需氧量和pH值变化趋势、蓝藻水华防治等基础研究和数据分析应用。

  齐抓共管做好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把好建设项目审批关,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节能技术改造力度,单位GDP能耗控制在上级下达指标范围内。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积极谋划包装EOD项目,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提升重污染天气防范应对能力,力争空气质量优良率回升至100%。坚持先立后破,稳妥推进“双碳”工作,深化减污降碳、节能降耗,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五垴山风力发电、党政机关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强化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节约用水知识技能宣传普及。加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对工业固废、重金属等污染开展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坚决纠正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

  增绿护绿建美森林通海。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持续修复生态环境,巩固提升历年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果,继续实施封山育林5万亩、天然商品林停伐保护建设12.94万亩、公益林补偿37.37万亩,新增异地造林400亩。抓实“绿美三年行动”,新建绿美示范点7个,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40%,村庄绿化率达31%。以秀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文化融合质感整体提升为重点,统筹抓好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管理。启动国储林项目建设,探索推进碳汇交易。持续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确保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90%以上、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内、种苗产地检疫率100%。

  (五)聚焦补短强弱,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和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为核心,协调推进城乡规划建设,持续改善城乡面貌。

  加强古城保护利用。突出保护与利用两条主线,完成《通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加大古城区风貌管控力度,持续对电线电缆、广告招牌、临街雨棚等进行规范管理,凸显古城特色,实现保护利用良性循环。坚持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并重,鼓励利用古建筑发展特色民宿、文化研学等,积极引入与保护利用协调发展的新兴业态,增添古城活力。实施太和街、财神街片区全面改造提升,推进古城风貌和功能优化。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997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