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贵州省)镇远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7日)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7日在镇远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长 杨仕根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镇远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坚持主战略、主定位,沉着应对风险挑战,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团结一心、苦干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实现了县十八届人民政府工作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抢抓机遇谋发展,全面构建具有镇远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一周年之际,国务院出台了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新国发2号”文件,省委省政府接连出台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黔东南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意见,让我们倍感振奋、倍增干劲。全县上下抢抓“三个文件”重大机遇,突出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效益为本,立足资源优势,构建起“主导引领、特色辅助、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谋划重大项目513个、总投资1060亿元,争取到各类资金12亿元。在新战略的指引下,镇远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驶入了“新赛道”!

  一年来,我们勇于担当重实干,奋力推动镇远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坚决扛起发展重任,紧盯目标、接续攻坚,精准落实惠企纾困政策,建成一批大项目,引进一批新企业,青酒振兴发展成效显著,新能源电池“风口”产业实现“零”的突破,烤烟产业规模继续保持全州第一。面对疫情冲击,注重练好“内功”,镇远古城文化步行街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高过河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县国家级文旅品牌达12张,居全省前列、全州第一,第38届龙舟文化节网上点击量达2192万人次。新增“四上”企业13家。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突破160亿元。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2个季度进入省州前3位,全年增长3.1%,排名全州前列。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我们顶住了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攀升!

  一年来,我们共克时艰渡难关,极大提升镇远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两个统筹”,快速果断处置9月疫情冲击,全县党员干部闻令而动、严防死守、连续作战,筑起一道道“外防输入”的坚固防线,广大企业捐资捐物,汇聚起全社会共同抗疫的强大合力!我们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派出144名医务人员、公安干警驰援贵阳、毕节、铜仁、天柱等地抗疫,展现了镇远人民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情怀和力量!全力应对60年未遇的干旱,保障1.2万受灾群众饮水安全,粮食总产量实现5连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省级禁毒示范县。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广大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主要抓了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大兴产业,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突出“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导向,围绕主导优势产业抓招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进重点产业项目29个,到位资金25.3亿元;一、二、三产分别增长3.6、9.1、0.4个百分点。全力推进工业做大做强。青酒资产重组全面完成,技改工程稳步推进,基酒产能达3500吨,产值同比增长300%,酿酒产业主导作用逐渐显现。冠坤电子等3家企业建成投产,新增生产线196条,电子元器件潜力产业初步形成集群效应。电力、冶金、建材、特色食品等稳中有升,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总量位居全州第二。全力推进农业稳产增效。新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新增耕地658亩。粮食播种面积30.7万亩,粮食总产量达9.5万吨、增长1.8%。“一县一业”加速扩张,建成100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17个,全县肉牛存栏4.4万头,产值达2亿元,被评为全省牛羊产业发展先进单位。发展蔬菜、油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37万亩。生猪出栏11.7万头、增长27.9%,家禽出栏110万羽、增长22.8%。发展稻鱼综合种养5.5万亩。完成国储林项目建设1.5万亩,新增油茶种植1万亩,镇远黔康源天麻示范基地获得“第五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新增州级以上农业经营主体15家,2家企业获批为省级“药食同源”试点企业,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5%。全力推进旅游恢复发展。实施城镇精致管理和景区品质提升行动,规划摩托车停车位1670个,清理整治古城区门头牌匾3315块,镇远古城5A景区顺利通过国家复核。成功举办龙舟文化节、氵舞水音乐节、全州民族服饰时装秀,“多彩贵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赛龙舟文化节入选2022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镇远古城入选2022贵州省文旅融合创新示范项目,报京村入选第四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旅游市场主体达2105家。全年接待游客673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67.6亿元,游客人均花费全州第一,增强了全县围绕优势资源抓产业的信心。

  (二)坚持大抓项目,城乡建设扎实推进。紧紧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着力挖存量、找增量,稳住投资“基本盘”,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全年在库项目108个,新开工项目35个,获批项目建设用地970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狠抓产业投资。强化项目企业“双服务”,推动青酒技改、新牧生猪标准化养殖、光伏发电等11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引进万亩生态茶园、年产10万吨锂电池循环利用等项目落地开工,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5.7%。狠抓城镇投资。大力实施城镇“四改”,完成棚户区改造1000套、老旧小区改造1648户、背街小巷改造10条,古城“颜值”持续提升。新建城镇燃气管道2公里。完成县城供水巩固提升项目建设,县城及周边饮水质量更有保障。启动金龙华府、银子坪等项目建设,商品房销售面积5.9万平方米。新建5G基站136个。狠抓基础投资。推进城乡道路养护工程建设,维修各等级公路路面2.9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61.5公里,改造危桥2座,建成铁路通道项目1个。全力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天印、黄泥堰、小河口水库实现下闸蓄水,金盆水库完成竣工验收,3个病险水库完成除险加固。供销冷链物流中心、10万平标准厂房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狠抓民生投资。县中医院、殡葬综合体项目建设加快实施,老年养护楼提质改造全面完工,民生实事办好办实。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514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