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回顾2022年,全县上下奋力拼搏、砥砺前行,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同心协力、苦干实干,得益于国家乡村振兴局、省国资委、佛山市、顺德区和社会各界的倾力相助。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广大投资者、民营企业家,向驻雷部队官兵、政法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向国家乡村振兴局和各帮扶单位,向佛山市、顺德区,向关心支持雷山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朋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发展仍较落后,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还不高,新型工业化体量小、产业链条短,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不够、发展后劲不足,市场主体偏弱、带动能力不强;城镇经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仍然繁重,还有9.4%的脱贫户人均收入低于一万元;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改革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债务风险较高,遗留问题较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压力依然较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勇挑重担,迎难而上,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有效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我们将抢抓机遇、感恩奋进,持续巩固发展新势头,开创发展新局面,奋力实现新跨越,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全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省州“两会”精神,以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州第十一次党代会、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坚定不移地走好“1234”[22]乡村振兴发展之路,全力打好“桥头堡”建设的攻坚战、高质量发展的突围战、现代化建设的持久战,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谱写和美雷山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面稳住经济基本盘,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农业、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10%、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左右和10%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600人以上。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年度目标任务。
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5%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3万亩左右,产量在2022年基础上只增不减;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旅游人均花费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逐步缩小。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桥头堡”支撑,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积极抢抓“桥头堡”政策机遇,坚决把发展第一要务牢牢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推动县域经济突破性发展,全面稳住经济基本盘。一是抓好项目谋划资金争取。围绕国家、省级“两新一重”[23]“碳达峰碳中和”[24]以及冷链流通投资方向,超前谋划一批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滚动更新“531”项目储备库[25],项目计划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产业投资占比50%以上。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州支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7000万元以上,专项债资金2.5亿元以上。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加大项目在规划、土地、环评等手续办理服务力度,确保项目及时开工建设。雷榕高速雷山段建成通车,力争完成G243郎德至雷山段、雷山至大塘段、大塘至也耶段公路改扩建工程及西江至营上农村道路等项目建设,启动实施S204大塘九十七至永乐段路面改造工程,争取达地至塔石农村道路列入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项目实施。进一步建立健全公路养护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国家“四好农村路”[26]创建工作。确保大塘和乔兑水库大坝完工,翁养水库完成管网施工,启动柳乌水库建设。三是力促招商引资落地。打造招商铁军,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及一线发达城市开展精准招商、驻点招商,完成招商引资新增产业到位资金15亿元以上,引进优强企业6家以上。以产业招商为抓手,谋划编制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做强存量、做优增量、做大总量、提升质量。立足茶叶、天麻、鱼酱酸、食用菌、黑毛猪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确保产业招商资金到位,工业到位资金占比30%以上。四是强化要素保障支撑。全力做好土地要素保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有效利用“三区三线”[27]划定成果,加快健全用地保障服务协调机制,全力盘活批而未供、闲置土地等存量资源,加快用地审批进度,做好投资项目用地储备。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强化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力以赴夯实发展基础。坚持以“四新”为引领,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努力把长板做优、短板做长,不断聚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是推动旅游经济复苏。紧紧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对标“两大提升”[28]目标,深入实施“四大行动”[29],在新一轮旅游高峰到来前,扎实开展“五大专项行动”[30],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国内外游客。确保西江千户苗寨完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验收,全力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努力在推动旅游复苏中当好全省的“排头兵”。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生态服务平台“一张网”建设,实施西江景区业态升级改造项目。围绕雷公山片区传统村落精品环线,开发旅游科普、森林观光、自然教育等生态旅游产品,提升雷公山“生态山居”精品民宿品牌。谋划好山地自行车赛、环雷公山马拉松等赛事活动,支持郎德景区开展户外、研学、培训等旅游新业态,完善大塘景区服务配套设施,不断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抢抓佛山帮扶契机,做好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系列营销推广。开发“苗寨下午茶”等特色餐饮产品,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和“沉浸式”文旅消费,通过门票减免、发放消费券等优惠措施,全力推动消费复苏。力争全年实现接待游客1388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4亿元以上。二是促进农业产业增效。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坚决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推进达地整乡83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增长3%以上。建设1000亩以上蔬菜生产保供基地,种植辣椒1.5万亩以上。加快建设永乐、达地能繁母牛良种繁育基地,建立小黄牛核心保种区。以大塘、郎德等乡镇现有村集体养殖场为基础,抓好黑毛猪种群选育繁育生产,确保生猪存栏量7万头以上。加快实施“九十九”水库、排告水库等生态渔业养殖项目,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推广面积2.5万亩以上。三是夯实新型工业支撑。做好茶产业标准厂房、米酒厂房、山泉水加工项目、天然气能源管网、县域商业体系等项目建设,加大产业发展支撑。着力盘活闲置厂房等资产资源,促进茶叶、鱼酱酸、天麻等精深加工和银饰刺绣等手工艺品产业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以5G通信、物联网、大数据为主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持续落实惠企纾困政策措施,做好企业用水、用电、用工和金融信贷支持等要素保障,年内培育1户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和8户限上商贸业。四是提升新型城镇品质。稳步推进“四改”建设,启动西门村中街和欢乐寨2个区域棚户区改造,加快观音阁老旧小区改造及4条背街小巷改造。加快县城“东西南北”四个出口城市节点建设。深入推进城镇精致化管理行动,让“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成为新常态。全力做好红枫水岸等重点房地产开发项目服务指导,在蚩尤大道一线实施一批城镇建设项目。严格落实风貌管控措施,大力整治“两违”,着力清理存量、遏制增量。持续推进传统村落省级集聚区建设,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是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以城带产、以产促城,更好集聚人气、带动经济。鼓励支持企业、合作社利用羊排、牛王寨安置点闲置门面创办劳动密集型企业,吸引农村人口进城就业。抓好划行规市、“六小行业”[31]等管理,以特色街道、旅游景区等为载体,培育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振小店门面发展信心。以扩大农特产品、旅游商品销售为抓手,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设施体系,不断推进“黔货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