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日在凯里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杨 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凯里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和“桥头堡”实施意见重大机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五新凯里”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强州府”战略,各项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市十届人民政府工作良好开局。
这一年,我们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顶住了疫情的持续反复冲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迅速的措施,高效处置了9月5日我市出现的疫情。“新十条”优化措施出台后,迅速将防控重点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上来,统筹做好医疗救治、药品物资保供、居民服务保障等工作,完善及时发现、及时救治工作机制,有效守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这一年,我们有力有效应对各类困难挑战,迈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综合施策抓项目、扩需求、保企业、稳运行,全市经济顶压前行、稳中提质,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3.55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103.5亿元,占全州的比重分别达23.5%和29.4%,城市首位度、产业首位度在全州进一步提升,连续七年入列中国西部百强县,展现出凯里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这一年,我们积极抢抓机遇开拓奋进,谋划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围绕“三个文件”高含金量的政策支持,建立新国发2号文件政策项目库,储备项目305个,开工亿元项目48个,获得上级资金支持项目20个2.69亿元。梳理融湾重点项目64个,完工5个。实施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引进项目20个,成功签约康佳集团、五株电子等亿元项目4个,为凯里现代化建设积蓄了更强动能。
这一年,我们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切的难点问题。建成五大民生工程项目59个,实施年度十件民生实事项目26个,完成23个,市应急物资储备库(二期)、室内羽毛球场馆、户外体育场馆提升改造3个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新增5400个老城区学前教育学位,建成东湖湿地公园慢行步道、环金泉湖健康步道、262街心花园、万博地下停车场、金井智能停车场,完成九寨殡葬一体化、一商场和中博改造提升工程,完成华联路、友谊路、永乐路、环城北路整修,全面推进20个镇街联调中心和208个村级综治中心建设,率先在全省实现村级综治中心全覆盖。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我们坚持民生投入力度不减,民生支出达32.7亿元,真正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应。
这一年,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期间维稳安保任务。多措并举完成隐性债务化解任务。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问题楼盘等风险。全市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实现“双降”。“两抢”案件发案数连续六年保持在个位数并实现全破。荣获“全省禁毒示范城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名全省23位,同比上升39位。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回顾2022年,我们面对的困难、挑战和压力前所未有,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我市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攻坚期,除受宏观环境影响外,又遭受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债务约束等因素冲击和影响,风险挑战碰头叠加。面对这些情况,全市上下千方百计破解多重约束、解决多难问题,赢得了“五新凯里”建设首战胜利!
一是产业新区建设取得新成效,优势产业基础更实。工业经济加速突破。实现工业“双百”目标,全年工业总产值达103.5亿元,新增17.5亿元,增长20.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3户,新增23户,增长20.39%。实施500万元及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4个,累计完成投资17.73亿元。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玻璃产业园完成产值11.04亿元,大健康医药制造产业园完成产值4.2亿元。设立市级工业发展专项基金,累计拨付9917万元。城乡融合全面提升。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到75.7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74.19%。完成棚户区改造10615户、老旧小区改造3188户、背街小巷改造40条,建成燃气管网27.5公里。建成环城北路、清江路车行道、台江台盘至凯里凯棠、G551炉山至大风洞段、高速东出口至新一中城市主干道等重要通道。新建公交专用道7.61公里,“美丽农村路”总里程达330公里,获评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新建5G基站662个。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2.16万亩,产量11.09万吨,均超额完成州级下达任务。建成供凯蔬菜基地34个、精品水果基地22个、标准畜禽养殖场301个,新建水产养殖基地3个。新增蓝莓种植6200亩,完成辣椒、西红柿、生姜种植4.64万亩,食用菌种植1370亩。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至50%左右。新增有机农产品认证1个,“两品一标”产品认证15个。林下经济利用面积累计35.12万亩,实现全产业链产值6.57亿元。旅游消费稳中提质。累计接待游客2052.2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6.85亿元,入列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完成下司古镇南、北门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营。成功举办赛龙舟等特色体育旅游赛事12场,顺利迎接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检查。推动消费聚集化,建成九方天街、刚朵拉等一批商业综合街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7.37亿元。下司古镇入选第三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培育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