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坚持夯基补短,城市建设焕发新容颜。规划设计更趋科学。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风貌等9个专题研究扎实开展,划定城镇开发边界1198.8公顷,保护开发相得益彰。城市功能更趋完善。西河大道等7条市政道路建设有序推进,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项目、县城南片区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城市停车场全面完工,斗阁山公园、龙泉农贸市场投入使用,新建及改造污水管网8公里、燃气管道57.5公里、城市公厕4座,建设海绵城市9万平方米。锦翠西苑等6个高品质小区加快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11条措施带动272户农村居民进城购房,政府补助资金达279万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8个,完成棚户区改造170套,建设保租房800套,成为全省首个在乡镇建设保租房的县。管理体系更趋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稳步实施,垃圾收费制度更加健全。拆除违法建筑514平方米,规范平交路口6个,修复破损路面2万平方米,新增县城绿地5.6万平方米。组建小区物业委员会81个,打造“红色物业”示范小区2个。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我们坚持财税赋能,金融提效激发新动力。财政运行平稳。重点税源、非税收入征管力度不断加大,存量土地加快处置,沉淀资金全面盘活,争取专债资金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补助资金17亿元。预算与绩效一体化管理体系全面建立,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跃居全国第32名、全省第2名,再获奖励资金600万元。服务保障提质。打实民生预算,民生支出达16.98亿元。惠企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减免企业保险1258万元,兑付惠民补贴1.13亿元,种粮农民补贴兑付进度居全省第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4.97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0.61%、12.35%。风险防范有力。严格债务限额管理,偿还政府性到期债务6.8亿元,化解存量隐性债务3.27亿元,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金融风险有效防范,不良贷款率保持低位,金融生态持续优化。
——我们坚持改革创新,开放融合集聚新势能。重点改革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7家县属平台公司优化整合为3家,国有资本管理公司资产总额达50.56亿元。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深入推进,县检验检测所、医共体总医院挂牌成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取得新进展,“南华改革样板”更具辨识度。合作开放不断扩大。与州国有资本运营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开展矿产资源整合、土地整治等项目。引进中国科学院羊肚菌工厂化种植技术,合作发展食用菌产业。东西部协作、校县合作不断深化,郑德东教授民族刺绣文化创新设计工作室挂牌成立,至善彝绣馆启动建设,南华彝绣成为全州新名片。支持发展对外贸易,新增外贸企业2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5亿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全州率先引入公共资源交易社会监督,选聘社会监督员10名、营商环境监督员30名。出台助企纾困16条措施,办理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1.12亿元,兑付扶持和奖补资金5615万元。全州首家互联网医院行政许可成功办理,8件历史遗留水土保持手续全面办结,政务服务环境显著改善。
——我们坚持共建共享,生态环境抓出新提升。龙川江治理成效显著。龙川江流域治理及绿美示范带概念性规划编制完成,河湖岸线全面划定,疏浚河道58.7公里,栽种绿植1.4万株,新增污水收集处理设施194个、污水管网47公里,“平桥烟柳”景观再现,一批精品小景为江色增亮添彩。流域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引进有机蔬菜、连片油菜、优质水稻种植,推进水稻繁种制种基地建设,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管控,小天城断面监测水质达Ⅲ类。“南华经验”在全州交流。耕地保护有力有效。科学划定基本农田30.87万亩,扎实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违法占耕面积全州最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全面启动,完成占补平衡项目15个,入库耕地数量指标956亩、水田规模指标1428亩、粮食产能指标63万公斤,实现指标流转收益6103万元,兑现奖补资金141万元,被表彰为全州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工作优秀县。治理效能大幅提升。坚决整治环保突出问题,各级各类反馈问题如期整改。河湖长治理体系更加健全,龙川江、礼舍江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稳步实施,兴隆坝水库等4个河湖获评州级美丽河湖。林长制全面推行,有效管护森林264.5万亩,涉林违法案件发生率全州最低。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等生态产业相继兴起,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实现互促共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可控,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100%。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监管不断加强,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
——我们坚持执政为民,民生福祉获得新改善。疫情防控精准有效。动态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10·3”涉疫事件处置得到省州领导肯定批示,落实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做法在全州推广,691名境外入滇人员隔离任务圆满完成,277人奔赴上海、孟连等地驰援,在疫情防控大局中尽显“南华担当”。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7%、96.81%,发放各类社会保险3.5亿元、社会救助金316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521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9.84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068万元。公共服务稳步提升。补充招聘教师43名,调整优化校点9个,新增民办幼儿园1所,实施义务教育补短板项目33个,南华一中托管成效初显。国家脑重大疾病标准化防治中心、村卫生室一体化建设等项目加快推进,慈安精神病医院落户南华,成功申报省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项目4个,创建云南省甲级卫生院3个,县域内就诊率达90.1%。殡葬改革成果持续巩固,新建农村公益性公墓6个。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实施文化基础设施项目9个,《彩彝·绣》入围云南省“彩云奖”舞蹈类决赛,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持全州第一。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周俊海、李俊文等南华籍运动员在全国全省赛事上勇创佳绩。
——我们坚持守正创新,社会大局呈现新气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深入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扎实推进,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经验在全省交流。道路交通安全人民战争全面启动,亡人交通事故下降65.3%。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消防救援大队入驻新营房,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应急救援服务中心挂牌成立,红土坡应急分中心启动建设,应急广播体系全面建立。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加快推进,“8·31”特大暴雨洪涝灾害高效处置,笪家屯小组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有序推进,梅家小组搬迁点启动建设,完成农房抗震改造686户,地震监测连续5年走在全省前列,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被州人民政府考核为优秀等次。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八五普法”深入推进,成功创建州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社会治安防控和治理能力稳步提升,刑事、治安案件分别下降14.5%、25.8%。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健全,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县人武部新营区和双拥主题广场投入使用,连续5届获评省级双拥模范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深入开展,宗教领域保持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