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顾周边,挑战在侧,必须要有“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意识。从外部看,周边四邻都在同向谋划发力,奋力抢抓政策机遇。在优质资源有限、城市竞争加剧的态势下,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一次被动就会一直被动。从内部看,雁江既有区位的优势,也有经济的弱势;既有生态的优点,也有产业的弱点;既有交通的长板,也有基础的短板。发展形势和竞争态势逼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全力以赴、追赶跨越,唯有追赶跨越、才能缩小差距,唯有加足马力、才能弯道反超。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思维束缚,树立更高工作标准,以理念升级引领创新驱动,在区域竞争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审视自身,责任在肩,必须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意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雁江准备就绪,蓄势待发。交通优势具备,背靠成都、毗邻机场,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通道无缝衔接,“四轨道四高速”时代正在加快开启。平台优势具备,食品饮料、商贸物流等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农旅文旅等新兴业态迅速成长,六大产业功能区加快成势见效。同城优势具备,“成都工作、雁江生活”“成都生活、雁江工作”的同城生活逐步兴起,“成都区位、雁江成本”的综合优势不断凸显,“不在成都、就是成都”的现实体验正在形成。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再登高、借势突破谋发展,努力踩上成都节奏、赶上成都速度,把雁江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综合来看,雁江实现高质量追赶跨越的现实条件已经成熟。只要始终坚定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干担当,就一定能抓住“双圈”机遇,推动雁江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市委打造“五个城市”、实现“五个提升”战略目标,抓好区委确定的“两篇文章”“三大战略”“四项工程”,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首位战略”,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快建设成资同城化创新发展先行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雁江。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力争区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市下预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节能、降碳、减排完成省下目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量、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围绕上述目标,始终坚持“五个引领”,提高战略站位,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实现“五个走在前列”:
——始终坚持成资同城化引领,在落实“首位战略”上走在前列。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不断提升成都都市圈经济板块中的雁江分量。拉近成都时空距离,加快构建“1空9轨5高12快1水”现代立体综合交通体系,打造外联内畅通勤圈。承接成都产业辐射,加强金融、信息、人才、技术等全要素市场合作,促进协同错位发展。共享成都同质生活,深入开展教育、医疗、社保等多领域合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融入成都协同创新,借力高校院所资源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户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户以上。
——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引领,在产业发展上走在前列。坚定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以园区经济为抓手,持续优化工业“1+2+2”、服务业“4+3+X”、农业“113+3”现代产业体系。提质打造资阳医药食品产业新城,扩容升级雁江临空制造配套产业新城,全面启动资阳现代食品产业园建设,基本形成百亿级食品医药产业集群。联动推进成渝职教城、成渝资阳商贸物流城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打造全省产教城融合发展典范。高品质建设佛山橘海、成资毗邻地区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积极探索创新“农业+”模式,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始终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在城镇建设上走在前列。坚持高标准打造山水魅力公园城市,更好满足群众对高品质人居环境的期盼。提质打造城东新区,贯通轨道交通资阳线,开发建设北部高铁片区,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力争常住人口达到15万人以上,让新区既有品质、又有内涵。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持续抓好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让社区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充分发挥中心镇辐射带动作用,推动老君镇、保和镇、中和镇等滨江镇共建绿色经济发展轴,全面实施70个“美丽场镇”建设,让场镇既有颜值、又有实力,更加宜居宜业。
——始终坚持二十字方针引领,在乡村振兴上走在前列。大力推进“五个振兴”,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把基础设施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启动毗河二期工程,统筹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全域安全供水三年攻坚五年行动等基础工程,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乡村振兴的动力,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等探索实践,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土地,推动城乡资源要素融合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