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积极引进业主建设烘干仓储、冷链物流等初加工基地12个,实现农产品初加工率75%以上。因地制宜发展精深加工,加快建设花桥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力争引进稻米、菜油等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2户。大力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5个,加快建立“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体系,提升农业附加值。
三、坚持筑平台促升级,不断壮大工业经济
着力强载体、建集群、优质量,推动工业产业提速增量、提质增效,奋力实现工业经济从增幅领先向总量跃升跨越。
(一)高水平建设工业平台。精心编制临港经开区5平方公里工业园区规划,启动2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企业落地条件。加快建设南浔·广安产业园、爱众新能源智慧产业园后续厂房,完善园区周边生活配套。强化平台招商,力争两大园区分别新签约项目10个以上,新开工项目10个以上,竣工投产项目10个以上,爱众新能源智慧产业园入驻率、投产率均达100%。
(二)集群化发展“3+1”工业。健全工业项目准入评估机制,杜绝不符合产业导向、生态环保等要求的项目落地。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依托南浔·广安产业园、爱众新能源智慧产业园,发展水电气设备、电动汽车充电桩、汽车模具等装备制造产业。推动世友木业、弘博士扩能增产,积极承接川渝及东部地区服装、家具产业转移,加快形成现代轻工规模集聚效应。大力发展粮油、水果等优质农产品初深加工产业,补齐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工业总部经济,构建以产业吸引总部入驻、以总部助推产业发展的双向循环发展模式。
(三)推动工业总量跃升。立足全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新招引、开工、竣工投产工业项目各30个,完成工业投资12亿元。积极搭建小微企业孵化平台,力争新培育工业小微企业25户以上。用好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一企一策”培育计划,落实专班专人跟踪服务,力争新培育区级龙头骨干企业3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户。支持龙安柚发展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培育省级乡村振兴带动标杆企业1户。全年工业总产值较去年翻一番。
四、坚持挖潜力增动能,积极做优现代服务业
准确把握扩大内需、消费升级趋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向高端化发展,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
(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编制完成“十四五”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及3个专项规划,推动汽车综合服务、高端家居建材等5大专业市场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二期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竣工服务业项目27个,新培育规上服务业企业7户,争创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电商产业园发展壮大,培育电商品牌6个,促进现代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引导成立家政行业协会,推动就业2000人。
(二)做强传统商贸服务业。大力培育官盛新区、龙马广场、滨江路等5个核心商圈,推动加德天街满铺运营,引进高端酒店、知名商业综合体在官盛湖片区布局发展。全面启动东门、北门片区特色街区打造,升级改造水塘堡、北街等商业街,繁荣老城步行商业带。启动建设花桥商贸服务副中心,完成白马、龙台等11个乡镇13条商业街打造。完成学街、华都等5个城区农贸市场改造,新(改)建恒升、井河等5个乡镇农贸市场。新培育限上商贸企业8户。开展好“惠享广安”系列促销活动,实施区级消费刺激计划,提振消费信心。
(三)做活旅游经济。狠抓项目招引,力争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农旅项目15个、文旅项目5个,开工建设15个。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建成营运浔栖江南二期和百美村宿二期、三期,开工建设渠江印象文旅融合示范、花桥农旅融合示范等13个项目。大力开发旅游线路、特色文旅产品,推动浔栖江南、巴上草原创建3A级旅游景区,百美村宿争创天府旅游名宿,持续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启动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增强对重庆等周边地区游客吸附力。
五、坚持提品质强融合,加快建设希望之城
按照“亮山亮水亮文化”理念,统筹推进新区开发建设和老城有机更新,加快提升主城区中心度、首位度。
(一)加快官盛新区开发建设。完成18平方公里官盛新区城市设计。改造提升方坪大道、广华大道,建设新科路南延段等市政道路,建成官盛大桥至肖家沟堤防等基础配套工程。竣工开放官盛湖公园梯田花海区、森林生态区、山体运动区。落实市“房十条”,引进高端房企开发高品质楼盘,更好适应改善型住房市场需求,力争全年出让商住用地600亩以上。建成投用官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二幼、区四幼等公共服务项目,新增公交线路2条,力争形成6万人以上城市组团,加快打造城市会客厅。
(二)提升老城功能品质。加快推进5大类13个城北老城区城市提质项目。大力推进“四公”建设,开工城北体育场等3个地下停车场,科学划定道路及闲余空地停车区域,新增公共停车位1000个以上;升级改造北辰湖公园,提档升级滨江路防洪堤等区域公厕10座。全面完成186个老旧小区改造,支持有条件的既有住宅楼加装电梯。积极争取更多老城区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历史文化保护获上级支持,加快文庙片区综合提升,全力引进企业综合开发,进一步提升老城区品质。
(三)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智慧化社区建设,加快建设智慧城管平台,建立完善城管队伍派驻乡镇、街道工作机制,建强花桥执法中队。推动“街长制”向公共交通、小区物业、绿化景观等管理延伸,加快实现城市管理与基层治理有效衔接。坚持用双脚丈量大街小巷,精心管理维护市政基础设施,集中力量攻克一批违法搭建、噪音扰民等破坏城市环境、影响城市形象、市民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全力打造靓丽清新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