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围绕一条主线(高质量发展),强化双轮驱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壮大三个百亿(百亿现代农业、百亿绿色新材、百亿新能源),突出七个坚持(项目招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城乡建设、环境改善、人民幸福、社会稳定),努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8%,城镇新增就业12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万人以上,粮食产量7万吨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坚持项目招商第一引擎,聚力扩投资、稳增长
深入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聚焦发展所向,扩增量、优存量、提质量,积蓄高质量发展更强动能。
站位全域谋项目。紧盯政策导向、资金投向、发展缺项,聚焦中省预算内、政府专项债券等投资计划申报重点,坚持“全产业链模式”细分归类,围绕三个百亿产业和交通水利、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研究谋划,补足储备产业项目,加快完善投资结构,扶优培强链主企业,全年谋划项目1500个,总投资不少于750亿元;储备项目300个,总投资不少于170亿元,让更多项目挤进中省市“盘子”,确保全县项目储备充分、接替有序,争创全市项目谋划先进县。
精准发力建项目。加强“四个一批”〔25〕项目全周期管理,落实重大项目领导包抓、专班推进机制,坚持“三单一图”〔26〕节点推进、“三色预警”〔27〕精准调度,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压茬推进总投资134亿元的164个重点项目快开快建,确保一季度开工率达到60%,6月底前全部开工,争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县。聚焦石墨烯粉体材料、钛钢复合板材等重大项目,常态分析调度,强化要素保障,实行项目建设全过程闭环管理,助推重大项目滚动实施、接续落地。
挖掘潜能引项目。持续优化“35510”招商工作大格局〔28〕,以“一区三园”〔29〕平台为载体,围绕新能源、绿色新材等六条产业链,瞄准500强、关键环节和配套企业三个重点,坚持一手引“链主”,一手延“链条”,灵活“ABC”领导招商〔30〕,构建“5+X”驻外招商网络〔31〕,完善“9+N”择优招商体系〔32〕,突破思维定势,精准对接服务,全年争取中省财政资金14.5亿元以上,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2个,其中5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各2个,实际到位资金60亿元以上,利用外资175万美元以上,争夺全市大项目特别奖。
二、坚持产业发展第一动力,聚力铸链条、促增收
深入实施产业兴县战略,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加快现代农业延链补链。夯实县镇村三级“田长制”,新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全年粮食面积稳定在28万亩。全面推广果园管理“3345”模式〔33〕和家庭农场,改造提升果园5000亩,打造瑞香红新品种示范基地1万亩,办好全国苹果产业发展大会,建成红苹果产业园,大力发展数字果业,确保成功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深入推进“吨产羊”培育工程〔34〕和“满槽满圈”行动〔35〕,启动正大项目二期建设,建成投用寺坡村“四位一体”高效养殖示范园,全县新增奶山羊2万只以上,承办世界奶山羊发展大会,建设全国莎能奶山羊种质资源库,争创国家奶山羊布病净化示范区和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新建中蜂养殖示范场15个,新发展规模化中蜂养殖户180户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5亿元以上。
推动新型工业强链固链。深入实施中小微企业“十百千”培育工程〔36〕和“三送一解”联企帮扶〔37〕活动,动态储备400亩建设用地和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苏陕产业园二期年内建成投用,培育规上、限上企业6户,新增产值2.6亿元,确保省级经开区成功命名。加大中电建、明阳智能对接力度,25万千瓦光伏项目建成投产,产业配套项目开工建设,打造全市新能源产业基地。指导规上企业争取申报技改项目资金3000万元以上,支持润阳金属、青美生物、森宝蜂业、飞天乳业等企业扩能提质,鼓励海螺水泥、陶瓷企业创新转型,加速老爷岭西煤矿开发前期工作,进一步提升重点产业链发展韧性。
促进文旅产业锻链融链。围绕千湖观景、县城度假、乡村休闲目标定位,大力实施全域旅游“56154”工程〔38〕,积极推动民宿露营基地、“森林人家”等招商项目签约落地,支持高崖镇开发山水旅游小镇,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创建千湖国家湿地公园4A级景区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高质量举办刺绣香包节、好苹果大赛、啤酒美食节等活动,拓展“线上+线下”“销售+体验”“展示+交易”消费新场景,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实现文旅商体融合发展。做强五大文化品牌〔39〕,办好中华尊师重教论坛、陕西非遗刺绣发展年会、全省“爱鸟周”等活动,争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
三、坚持乡村振兴第一抓手,聚力抓统筹、创示范
持续深化六大统筹,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奋力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335”〔40〕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六类重点对象,严格监测人口纳入、销号程序,监测对象应纳尽纳、精准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加强财政衔接资金使用管理,深化项目资产后续管护,推动产业帮扶、稳岗就业、苏陕协作、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等措施落地落实,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全县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