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始终把维护核心扛在肩上。深刻认识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最大的“国之大者”,是党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开展一切工作都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确定工作思路、制定工作举措自觉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二要始终把贯彻落实抓在手上。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要以“爱包头、作贡献”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教育引导每一名干部把全部精力集中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全力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五大任务”的青山答卷,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包头作出的“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贯彻落实,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安排的每一项工作、部署的每一个任务、交代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三要始终把为民服务放在心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践行“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切实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努力创造更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度更高的共同富裕成果,探索形成更多青山经验、青山样板,让青山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做好今年工作,我们必须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统筹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构筑现代产业新高地
聚焦链主群主,突出装备制造特色。全力实施工业领域“十百千计划”,新增规上企业10户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以上、实现规上产值1000亿元以上。着力抓好核产业科技创新园、氢能装备产业园、储能产业园、安全应急智能产业园、北大科技园、军民融合产业园6个“园中园”的建设实施,打造千亿级绿色能源产业集群、五百亿级装备产业集群、百亿级核产业集群和百亿级储能产业集群。主动承接全市打造世界绿色硅都任务,加快推动投资228亿元的晶源新材料、晶澳三期、弘元四期等13个光伏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年底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加快推动总投资43亿元的乾运高科、比亚迪等4个电池项目投产达效,打造自治区锂电产业新中心。加快推动总投资14亿元的南高齿三期等项目投产增效,建成自治区最大的风电齿轮箱变速箱生产基地。加快推动联东青山智造谷年底前建成运营,着力抓好自治区应急救援装备研发制造储备基地建设,打造智慧科技应急产业综合体。加快推动燃料元件生产线建设、压水堆燃料元件生产线升级改造等6个项目扩能提产,核产业科技创新园年内开工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核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加快推动万台北奔新能源重卡生产,集聚上海氢晨、上海重塑等10家头部企业,推动日本丰田新能源重卡项目落户,做大做强北奔新能源汽车产业品牌。始终把装备园区的持续高效发展作为全区经济支撑的重中之重,推动装备园区创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聚焦人气商气,挖掘居民消费潜力。以加快建设现代化服务业中心城区为目标,实施万达广场、沃尔玛、奥特莱斯等商务区品质提升工程,加大传统商业和中小企业的指导扶持力度,推动万科印象城上半年开业运营,巴音孟克酒店项目落地,打造全市新的文旅休闲商业新地标。加速传统商业企业线上线下融合,规范发展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整合资源打造广告传媒产业园、智囊小镇、金融小镇、线上直播小镇等一批专业型服务矩阵,打造专业服务业集聚区。大力支持航茂、佳通、大麦等二手车市场扩大业务,打造西北地区最大的二手车集散地。优化完善正翔街区商业布局,推出宜人宜城的升级版“夜经济”,创建自治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加快推动内蒙古金融租赁公司、浙商银行落地,完善绿色金融体系。高效利用奥林匹克公园、体育中心、会展中心独特优势,精心策划高端赛事演出,全力做好陆上装备展、应急产业博览会筹办工作,打造自治区最大的室内音乐馆,丰富文化消费形式。
聚焦减污降碳,擦亮生态环境底色。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行动,高质量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做好自治区环保督察迎检准备工作。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整治燃煤锅炉、居民燃煤散烧、餐饮油烟等污染问题,有效提升和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做好重点企业废水零排放监管,实施二电厂中水深度处理和厂内废水系统提质等改造工程。坚决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和“量水而行”要求,实施大庙沟、东达沟等河道治理工程,狠抓地下水超采治理,加强再生水利用。强化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做好土壤环境监测,打赢净土保卫战。科学制定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和矿山环境治理方案,新增造林2000亩,提档升级林地8.76万亩,完成矿山环境治理1000亩。力争完成大青山自然保护区边界调整,加快大青山乡土植物园实施进度,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全面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制度,加快推动百利时能源技术推广,全面完成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
(二)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统筹深化改革和科技驱动,激活转型升级动力源
强化科技创新核心地位。全面落实“科技兴蒙”行动,以“四平台”建设为牵引,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支持一机、北重等驻区央企及弘元、晶澳等支柱民企布局综合科研、先进装备研发等功能建设,加强与北京化工、上海大学、重庆华工智造等科研院所联系,挂牌成立院士创新中心、包头低碳技术及先进材料研究院和华工智造(包头)工业技术研究院,落地转化应急救援装备研发制造、压水堆核燃料CF3组件等5个科研成果,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超过100家,确保规上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比重达到40%以上。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推动国防动员事业高质量发展,争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舍得下血本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争创青年发展型城市示范区。持续优化“引育留用”全方位人才生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建立产业链龙头和重点企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制度,加强本土优秀人才培养,大力培育一批高技能人才。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建设“云上一机”工业互联网数字产业化平台和量子实验室。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加强江苏老虎工业云、淼盾应急安全管理云、安恒信息等平台建设,打造全市数字经济产业园,力争培育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