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着眼补短强弱,切实提升城镇品质。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建设美丽县城。实施“美丽县城、品质提升”行动,紧扣景城、文城、产城融合发展方向,协同推进老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统筹抓好县城绿化、亮化、景观和人文建设,努力把县城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会客厅”。高品质推进河街滨江新区建设,全面完成二期回迁安置,加快江钰城产业园、滨江上城孵化园、正阳科创产业园、宝石文化街区旅游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做好老汽车站片区综合改造提升项目前期工作,建成宝石文化广场、宝石加工交易中心、垂直观光电梯等项目。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抓好“美丽街巷”改造提升,稳步推进空中管线迁改入地,力促白河东站停车场、南台路生态停车场、龙井综合停车场、河街综合管廊、狮子山燃气管道改造等市政项目竣工投用。着眼优化县城交通网络,积极研究破解县城二级路口-狮子山-河街之间的交通瓶颈,为县城“舒筋通络”。
聚力打造活力集镇。立足镇域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推进各镇融合错位发展,协同抓好中心集镇和社区新村建设,着力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培育产业、挖掘特色,切实增强集镇发展动能,做强做优多层级城乡融合发展节点。积极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模式,加强以镇政府驻地为中心的集镇生活圈建设,逐步完善停车场、农贸市场、文体广场、垃圾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争取启动县域副中心“三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等项目工程。按照政府引导、产业支撑、企业主体原则,持续推进“宝石小镇”、“木瓜小镇”建设,打造“产、镇、人、文”四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新平台。加快推进汉江白河电站移民安置,完成月镇路堤结合工程,积极谋划建设“汉水小镇”。
狠抓城镇精细管理。加强城乡规划管控,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持续推进“两违”整治,坚决打击违法建设行为。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智慧城管”,健全完善协同高效的城市治理体系,坚持精治、共治、法治“三管齐下”,切实提升城镇管理精细化水平。加强和规范物业管理,同步完善老旧小区改造后的服务管理机制,建设文明和谐小区。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户外广告、交通秩序、农贸市场、空中缆线“五项整治”,强化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治理,有序实施以山边、墙边、路边为主的节点绿化,确保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达标验收。扎实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围绕“八大环境”建设补短强弱,对照创建测评指标“四查四清”,全面提升县城市容美感、重要节点环境品质和居民文明素养。
(六)加强生态保护,厚植绿色发展底色。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加快治理废弃硫铁矿污染。紧扣总体治理目标,按照“科学、安全、彻底、快速”的要求,倒排工期、倒逼进度,确保如期完成年度治理任务。全面启动涧槽沟、铁炉沟、黑虎垭等8个矿点治理项目,完成道班上、界岭垭、界岭垭下3个矿点治理,统筹做好已建成项目的运行管理。压茬推进治理区域后续综合提升工程,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尽快启动废弃硫铁矿环保警示教育基地、凤凰村道路恢复重建等项目,全方位提升治理区域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深化污染防治提标升级。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抓好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优。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移动源全链条治理、工业源全覆盖治理、扬尘源闭环式治理、生活源常态化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全市前列。坚持“三水”统筹、水岸共治,认真落实“一河一策”“一断一策”,深化河道“清四乱”和入河排污口整治,确保汉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扎实做好“土壤三普”工作,大力实施“清废行动”,统筹抓好固废、医废和新污染物治理,确保土壤生态环境安全。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强化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持续巩固“十年禁渔”成果,深入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恢复治理、采石采矿领域问题隐患排查整改,实施汉江综合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秦岭中段(南麓)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等项目,绿化造林1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平方公里。
着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跟进落实“双碳”目标,有序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打通“两山”双向转化路径,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稳步实施“双储林场”等项目,依托县两山资源资产投资公司,积极开展生态产品推介、招商、交易和运营,探索运用EOD模式,不断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聚焦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两个环节,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鼓励重点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全面开展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创建一批节约型机关。
(七)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办好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全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强化基本民生保障。以创建高质量充分就业县为抓手,深化提升“四百工程”,创新实施“四雁工程”,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投放创业担保贷款3000万元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6.3万人以上,新增城镇就业1600人以上,回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120人以上。扎实做好根治欠薪工作,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落实好社保参保接续、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推广“陕西全民健康保”。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高残疾人康复、就业和服务保障水平。依法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争创省级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示范县。扎实做好“一老一小”工作,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托育服务体系,探索公建民营养老服务试点,实施冷水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力促麻虎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主体竣工。稳步推进殡葬改革,加大城乡殡葬服务设施和公益性墓地建设力度,完成县殡仪馆产权回收和改扩建工作。坚持租购并举,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认真落实抚恤优待政策,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持续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