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持之以恒抓生态优环境。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殷殷嘱托,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转化,真正让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成为镇坪发展的最大底蕴。
筑牢生态屏障。深化国土绿化行动,全面落实天然林保护、大巴山生态修复等重点营造林工程,加快实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经济林基地建设、特殊用材后备资源储备等项目,开展义务植树16万株,实施封山育林5万亩,完成营造林4.8万亩、森林抚育3万亩,实施乡村环境绿化10个村以上。持续深化松材线虫病防治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快实施小流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守牢林业生态安全。全面巩固提升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成果,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做好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复核评估。
保护生态环境。持续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细颗粒物污染,加强大气污染源头防控、综合整治、协同治理,确保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在364天以上,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持续保持全省第一。坚持“三水”统筹、水岸共治,全面压实“河湖长制”“林长制”责任,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四清四无”,确保全域地表水水质保持在国家Ⅱ类标准以上。强化土壤污染源头控制,抓好耕地分类管理、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确保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
推动低碳发展。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刚性约束,严控“两高”项目落户,发展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用好“生态资源公司”平台,探索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推进“碳汇+”生态产品价值试点,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深入开展资源集约利用绩效评价,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分类指导企业开展节能技改和绿色制造。大力创建节约型机关,倡导低碳出行、绿色消费,加强节能降耗管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面完成市下达的绿色低碳发展指标任务。
(五)攻坚克难抓城建提品质。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城市业态,促进城乡融合一体发展。
突出规划引领。高质量编制完成县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监管体系,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加强“三区三线”管控力度,深入推进“多规合一”,同步完成各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启动渝龙村等16个村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积极推进县城详规编制,健全行业项目规划评审机制,科学布局商业楼盘、便民市场、公园绿地、专业市场等,真正以规划引领城市建设,确保规划设计的整体性、融合性。严格规划管控,强化规划刚性约束,依法管控规划范围内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切实维护规划权威。
加快县城更新。突出“城在山下建、水在城中流、人在林中走、依山傍水、山水相依”的县城特色,实施“美丽县城、品质提升”行动,加快城南黄龙潭运动中心项目建设,力促停车场、部分场馆主体工程竣工,引领城南片区商业开发,打造文体、康养消费新场景。加快渝盛昌、南江国际周边商业开发,活跃南江国际商圈。持续推动城区一河两岸整治开发,启动山海明珠二期、农贸市场改造项目。竣工投用小河桥,打通城市断头路,推进城区沿河人行步道建设,实施南江三桥至二桥管网更新改造。加快文彩新区教育、医疗、体育设施配套和高品质小区、商务街区、休闲公园开发建设,竣工疾控中心保障用房,开工荣基雲锦、边贸物流园项目。
强化精细管理。紧盯各类城建遗留问题、不动产登记难问题、“两违”问题和涉众信访问题,持续开展城市执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违建整治、矛盾化解等专项行动,逐步消除城市乱象。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扎实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下决心解决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占道经营、城乡结合部管理粗放等方面的“顽疾”,擦亮城市形象“窗口”。推进广场大厦、山海明珠、南江帝景等商住综合体商业开发运营,鼓励企业总部、创客和商业实体店向商业综合体集中,发展楼宇经济。加快推进专业市场开发、美食街区建设,规范引导夜市摊点、蔬果摊位、汽车服务等归行入市,提升城市整体风貌形象。
(六)锲而不舍抓改革促创新。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用改革破解难题、用开放增强活力、用创新打造引擎,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改革实践。大力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发力,强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数字政府,推进镇村便民服务升级,更大范围地实现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掌上可办。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升国有控股集团核心竞争力,力争县属国有企业资产规模突破20亿元。创新土地储备机制,试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提升土地储备能力,全年完成建设用地报批200亩以上、土地储备供应200亩以上。
扩大开放招商。以上港物流海外仓建设、边贸物流数字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建设为抓手,加快生产、运输、仓储、流通、消费等信息互联互通、设施共用共享,持续降低物流成本,打通对外开放通道。落实产业链“链长”招商责任,建好招商引资“招商政策库、推介项目库、线索项目库、招商项目库、镇坪籍创业人才库”,大力发展“归雁经济”,精心策划“双招双引”,全年签约引进项目50个以上,到位资金35亿元以上,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