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提升巩固衔接水平。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核心指标,强化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落实,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干预,动态“清零”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占比超过3%的村,确保监测户占比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紧扣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教育保障、医疗保障、社会兜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重点任务,分层分类、逐村逐户落实好过渡期政策,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和新增致贫。
激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聚焦产业、就业、创业“三业共兴”,采取发展产业带动一批、提升技能就业一批、搭建电商平台吸纳一批、外出劳务输出一批、自主创业消化一批、盘活资源嵌入一批、兜底救助保障一批等措施,在农村创造更多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力促脱贫人口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收入增速不低于10%。持续深化“一村一企一产业”模式,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鼓励各类经营主体以订单种养、产业托管、股份合作、资源流转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所有村的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每镇至少创建集体经济年收入超50万元的富裕村1个。支持农户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田园、小加工、小商贸”“五小”经济,大力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中药、乌鸡、乡村旅游等乡村产业,把产业增值环节更多留在农村、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和社会资本支撑作用,健全规范衔接资金分配和项目计划下达制度,科学分配资金额度,精准下达项目,全年实施巩固衔接项目150个以上。深化中国药科大学、常州市钟楼区和省市结对帮扶合作,转换帮扶思路,优化帮扶措施,着力推动产业转移和项目落地,提升发展后劲。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把“和美”作为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以“一镇六村”为重点,强化规划引领、标准引导和典型引路,力促曙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成效位居全省前列,积极争创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确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现良好开局。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扎实推进农村道路、供水保障、村道亮化、防汛抗旱、寄递物流、数字乡村等设施建设,优先安排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建设项目。深入开展以“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力争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以上,垃圾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教育,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三)坚定不移抓产业增后劲。坚持供给跟着需求走、产业跟着市场走、资源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企业走,以壮大中药首位产业为主抓手,以链群结合为路径,细化链条、落实链长、培育链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突出抓基地、扩规模,做大一产。聚焦首位产业抓基地,持续推进“七镇十村万顷药”工程,扩大黄连、绞股蓝、玄参等优势中药材种植规模,力争新发展各类中药材4.6万亩以上,完成镇坪黄连澳门药事标准,打响“镇坪黄连”品牌。紧扣传统产业扩规模,年饲养生猪20.9万头、牛羊3.5万头、家禽60万羽以上,发展“镇坪洋芋”脱毒种薯1000亩,种植洋芋4.2万亩,新增魔芋面积8000亩。围绕特色产业抓提升,新培育山林经济示范点2个,发展大水面养鱼1450吨以上,种植烤烟2000亩,养蜂2.8万箱以上,加快争创国家农产品安全示范县、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持续优化中药材种植及富硒特色产业发展奖补政策,鼓励支持农户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主导产业,全年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专业合作社6家、家庭农场9家以上。
突出抓园区、聚龙头,做强二产。坚持“亩产论英雄”,引导资源向园区配置、产业向园区融合、企业向园区流动。加快提升飞地经济园区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年新建标准化厂房3万平方米以上,园区入驻企业15户以上。聚力推进曾家中药产业园、来创产业孵化园、牛头店中药科创园、城关景鹏电力科技园、钟宝环保设备制造园,启动金时利金属工业制造园、富硒绿色食品产业孵化园二期,规划建设鸿耀中药产业园、富硒健康产品工业园。落实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建成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线,推进中药饮片、医疗器械制造等项目建设,扩大金丝皇菊凉茶、百合面膜、黄连花茶、石斛花茶、蜂蜜饮品等生产规模,推动鸿利矿业、鑫大地实施补链强链行动,确保全年工业投资增长15%以上,新培育“五上企业”10户以上、市级以上产业龙头企业3户以上,净增市场主体600户以上。
突出抓康旅、树品牌,做优三产。以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实施核心景区建设提升工程,策划推进飞渡峡5A级景区建设,加快巴山长寿谷和南江湖等4A级景区建设,抓好腊味小镇、大湖溪、普安寨等3A级景区创建,建成运营欣陕茶旅、森林荟生态谷项目。完成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因地制宜打造30个以上乡村民宿和露营基地,创建一批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加强景区交通、旅游厕所、停车场等设施建设,推动酒店提档升级,支持镇坪特色菜系开发,建设旅游购物体验店或特色街区,满足游客多元需求。稳步发展电子商务、假日经济和夜间经济,完善县镇村商业基础设施,鼓励发展总部经济、直营店、连锁店,积极争创县域商业体系示范县。积极培育运动、康养、托育、家政等消费新热点,鼓励发展体验、智能、时尚等消费新模式,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力争全年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比稳定在60%以上,使“自然国心·长寿镇坪”靓丽名片走出陕西、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