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7日在霍林郭勒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嵇海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一年来,我们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昂扬奋进、砥砺前行,有力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亿元、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增长100%,公共预算收入23.69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80亿元、净增117亿元、居全市旗县市区
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亿元、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2万元、增长5%,年人口增长4000人以上,全年化解政府债务7.87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列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44位。
(一)新冠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方针,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调整,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选派百余名医护卫生人员驰援吉林、呼市、通辽,暖心接回1200名高校学子。一年来,通过财政支付、企业自筹、社会捐助等措施,共投入资金296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守护了霍林郭勒的安宁。在防疫工作最为艰难的时刻,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党员干部职工、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不辞劳苦、坚守岗位,各行各业劳动者夜以继日、默默奉献,全市上下和衷共济、守望相助,汇聚起磅礴力量。
(二)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关于扶持再生铝生产企业的优惠政策》,成立了3个外派招商处、24个招商小分队,全年对接各类企业136家、签约项目60个、协议总投资326亿元,已注册落地项目39个、较去年增长178%。成功举办2022年(第三届)中国铝工业高质量发展峰会暨铝产品展会,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潜力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我市。联晟80万吨电池箔、靖帆10万吨PS版基等“强链”项目加快实施,创源30万吨再生铝、北方铝业20万吨高端铝箔等“延链”项目开工建设,腾远5万吨大修渣无害化处理、汰淅1.5万吨高铝料综合利用等“补链”项目建成投产。全年生产原铝262万吨、铝后产品175万吨,较去年分别增长8.3%、16%。增量配电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智慧能源调度指挥中心建成投运,获批新能源建设指标159万千瓦,锦联厂内4万千瓦光伏项目投产、厂外8万千瓦光伏项目开工,新能源助力铝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破题起步,绿色低碳铝基新材料产业发展态势更好、基础更牢。上海物泊、万联易达等物流项目签约落地,公铁货运量达到6300万吨、增长5%,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2.2亿元,外贸出口增长62.6%,出口额达到历年来最高。市场主体达到15341户、净增358户,平均每天增加1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4家、超50亿元企业1家,锦联、创源、源源等3家企业进入全区百强民营企业行列。
(三)改革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城发集团、额仑集团、文旅投公司、财投公司、电投公司等市属国企全部实现市场化运营,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实现“双增”。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2项、关键技术创新2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内蒙古科创板挂牌企业2家,争取科技项目25项、到位资金1100万元,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制定实施了《优化营商环境“1+10”工作方案》《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实施意见》等政策,建全帮办代办全流程服务机制,为投资项目提供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多证合一、拿地即开工等便利化服务,一般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37天。企业开办“零成本”,所有部门单位审批和服务事项实现“应进必进”,121个高频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政务外网接入和“就近办”综合一窗实现全覆盖。成立通辽市首个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和金融司法协同治理中心,营商环境考评位列通辽市前列。12345便民服务热线提效,工单办理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改善,“三率”排名稳居通辽市首位。
(四)城市环境品质更加宜居。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加强重点企业排放监管,全市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350天。常态化开展各级河长巡河与河湖“清四乱”,全市4处水源地、2处入河排污口实现日常监测与规范化治理,宝日呼吉尔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实施额仑草原退耕还草14万亩、矿山复垦2570亩,新增城市绿化面积6.4万平方米。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累计投入2.64亿元,完成重点工程36个,修护迎宾大道、哲里木大街、友谊路等8条街路17.6公里,改造老旧小区14个,新改雨排管网6.7公里,中心路、滨河路、两孔桥等地段多年积水沉疴得以解决,间断11年的额仑大桥建成通车。完成城市体检工作,拆除各类违法建设385处,清理整治占道经营商户31家,489栋单体楼全部引入物业服务,城市宜居宜业水平不断提升。
(五)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新增城镇就业1500人,800余名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发放创业贷款1267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双减”政策落地见效,9所中小学维修改造工程全部完成。第二幼儿园开工建设,第七幼儿园建成投用。引进教育人才141人,高考本科上线率69%,创历史最好成绩。完成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改革,有效缓解医疗卫生人才紧缺问题。市人民医院县级医疗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五大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发放低保、临时救助、残疾人补贴等各类救助资金3400余万元,贫困人口和特殊人群实现医保全覆盖,落实职工门诊共济保障政策,医保参保率位列通辽市首位。中心敬老院建成完工,哲南社区等2个居家养老服务站投入运营,新六十栋社区获评“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成功举办自治区小餐饮规范提升现场会,创建1条高品质餐饮示范街。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脱贫群众人均年收入达到1.92万元、增长15%。投入2035万元,建成冷鲜库、饲草库等产业项目,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为兴发、六十栋小区居民办理房证,一次性完成2100余套房屋首次登记,草原明珠(二期)回迁难、静湖北苑(九栋半)入住难等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有效化解73件重复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完成“雪亮工程”建设,城市重点区域监控实现全覆盖。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全年命案、“两抢”案件零发生,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民族宗教、人民武装、双拥优抚、史志档案、扶残助孤、妇女儿童、人防气象、防震减灾、老年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均取得了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