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扩投资。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制定发布全县统一的项目审批事项清单,推行“容缺+承诺制”审批,进一步压缩土地、林地审批和财政评审时限,规范招投标活动,全力破解行政审批手续繁、效率低等问题,重点根治“科长(股长)现象”,打通机关“中层梗阻”。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务诚信监测治理体系,有效开展信用红黑榜发布、诚信守法示范企业创建,重点整治以机构改革或职务调整等为由的违约、毁约行为,坚决杜绝“新官不理旧账”,切实以“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社会信用格局赢得投资者的信赖。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围绕以红枣、苹果、红梅杏、中药材为主的林果产业,以小杂粮为主的种植产业,以黑牛、黑毛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以路遥小镇、影视城、北国风光、太极圣境为主的文旅产业,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做到动态更新、精准对接。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建立部门、园区、镇(办、中心)“一把手”亲自洽谈、协调、推介工作机制;借助国家卫健委、扬州经开区、省国资委合力团等帮扶力量,发动家乡骄子、在外乡贤等人脉资源,年内引进一个10亿元级重大项目。提高招商引资落地率,盯住艾草融合发展示范园、年产100万双皮鞋厂等14个已签约项目,确保早日投产达效;盯住鬼方历史文化博物馆等6个在谈项目,力争尽快签约落地。加快华电5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确保9月底投产达效。强化与省外经贸公司合作,推动中药材加工厂、薯条加工厂、民宿酒店等项目落地实施。
——壮大民营经济激活力。打造“1+7”产业园区,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园区示范带动和7个功能园区协同推进,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促进产业调结构、行业优布局、企业提产能。在西城区一二三产融合园区建设标准化厂房及商服用房,完善水电路气网等配套设施,让企业“拎包入住”;建成投用“秦创原”、仓储物流、粉条、汽修、红枣、石材、中药材7个功能园区,全县建材、装潢、汽修、加工、殡葬等行业统一“出城入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制定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4个方面37条措施,针对现有87户“五上”企业,“一对一”建立县级领导包抓、县直部门包联制度,组建入企服务专班,打好“降、免、退、缓、贷”组合拳,解决好企业的难处与困境,助力红枣、粉条、石材、木雕等传统加工企业复苏振兴、扩能增效;针对有良好基础的中小企业,通过建立小升规、个改企等“五上”企业培育库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力争年内新培育入库“五上”企业13户。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在15个镇(办、中心)建立末端公共配送网点,健全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启动农贸物流综合交易市场建设,建成“盒马村”14个,用数字化联通上下游、稳定产销链,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精细化、品牌化改造,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追溯、精准管控,年内向“盒马鲜生”销售价值1亿元的优质农副产品。通过发放消费券、举办电商节、开展“清涧消费年”等系列活动,点旺消费市场“烟火气”。力争年内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增长12%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以上。
(二)聚力产业转型,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年完成粮食播种52.5万亩,推广旱作节水农业3.9万亩,创建省级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县;在宽州、石嘴驿等7个镇(中心)40个行政村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改造提升1万亩;在乐堂堡实施宜机化农田改造1万亩,打造4000亩高标准小杂粮示范基地。实施种业振兴,引进推广玉米良种3万亩;培育红薯种苗600万株,在无定河沿线建成沙地红薯示范基地3000亩。整合资金、土地、人力等要素资源,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4万亩,推广“一户一田”试点1000亩,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2000亩。
——大力发展林果产业。红枣方面,在黄河、无定河沿线红枣优生区完成低产改造5000亩,实施精品园管护1000亩,推广嫁接“临黄一号”抗裂变品种试点200亩,打造鲜食枣园5个。山地苹果方面,在全县打造4个星级标准化示范园,在红旗沟、上刘家川等4个村打造山地苹果标准示范园3000亩,辐射带动1万亩苹果基地精细化管理。红梅杏方面,在郝家也、乐堂堡等6个镇(中心)嫁接改良红梅杏1万亩,建成标准化盒马红梅杏基地和红梅杏交易市场,通过冷藏保鲜、品质把控和品牌打造,实现“创品牌、卖好价”。
——加快发展畜牧产业。落实好《关于加快发展清涧绿色生态养殖业的实施意见(试行)》,对黑牛、黑毛土猪、家禽养殖和饲草种植进行补助,吸纳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养殖。健全完善老舍古邢家沟黑牛养殖基地运营管理和联农带农机制,试点推开、全县覆盖,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全自动化高端黑牛养殖繁育基地,带动5000户养殖户人均增收1万元,全面打响“清涧黑牛”地方名优品牌。建成西马家沟万头生猪养殖场和农牧循环示范园,借助“得利斯”“盒马鲜生”平台畅通销售渠道,带动养殖户人均增收2000元。
——稳步发展中药材产业。对已栽植的7.4万亩中药材进行田间管护,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和补栽补植,确保长势良好;在解家沟、店则沟等7个镇(中心)新栽连翘、柴胡等中药材2万亩,在李家塔、双庙河等8个镇(中心)新栽酸枣8000亩;在老舍古白李家河村新建中药材产业园,对中药材种植、加工、仓储、销售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管控,打响道地药材品牌;借助国家卫健委帮扶力量,力争建成南六县首家中医药制药厂;挖掘“药用+观赏”价值,将特色种植和观光旅游相结合,在沿黄公路沿线打造78公里连翘观光长廊,着力将“小草药”打造成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三)聚力城乡统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抓更新提质,让城市更有“温度”。加快城市更新。完成北街和农机厂、稍门坡、虎头峁棚户区改造二期建设;完成赤土沟、南坪、岔口3个片区老旧楼房改造和龙泉沟棚户区改造基础工程;建成党校综合楼、电力调度大楼、桂花园住宅楼、农商行商住楼、心诚阳光城;完成南坪危旧楼房拆迁和武装部搬迁改造,建成城市中心广场;挖掘城市边角地、夹心地再建一批口袋公园,强化交通秩序管理,基本解决“脏乱差堵”问题;对北街、东街等老城区进行保护性修复改造,让“旧时光”焕发“新生机”。强化服务管理。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治理,提高环卫工人待遇,将环境治理范围扩大至折家坪、石嘴驿、下廿里铺等重点乡镇和干道沿线,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持续规范东沟、岔口农贸市场和老峰湾早市、夜市管理秩序,强化城市管理执法,巩固治理成果;规范统一主街门店牌匾,启动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全面推进“蜘蛛网”治理。强化小区物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承载功能。延伸城区供水管网20公里,新增日供水能力3万方,全面保障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实施清涧河生态修复工程,新建第三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管网9.6公里;实施市政消防管网建设;加快“创国卫”进度,启动省级文明县城创建,争创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