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14日)

  (二)加快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焦壮大实体经济,树立全产业链思维,精准化补链条、集群化聚产业、多元化促协同,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推进工业倍增计划。紧扣产业集群化发展、现有企业达产达效、新建项目扩能增效、提升园区承载、强化招商引资“五条路径”,大力支持商洛比亚迪、陕西锌业、延长氟硅等龙头企业扩能增产,确保锌基合金、2万吨电子级氢氟酸、光伏半导体级电子化学品生产线建成投产,3月底完成商洛化工产业园认定并加快建设。推进浙交秦新建筑石料等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抓好三一绿色建材二期建设,提高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新增过亿元企业2户,新纳规工业企业5户,规上工业新增产值突破40亿元,到2025年实现工业产值倍增。

  推进园区提档升级。立足“两区多园”发展格局,大力支持商洛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落实“一区一策”事项清单,加快创建省级经开区。全力推进工业园区项目建设,全年新建项目13个、年度投资14亿元,三一绿色建材二期、国飞无人机生产基地一期项目7月底建成投产,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加快医药食品产业园、电子科技产业园二期建设,新建标准化厂房6万平方米,招引入驻企业5户以上。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亩均效益”,持续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县域工业集中区“两链融合先行示范基地”。

  推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出台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措施,积极盘活消费,新增限上服务业企业4家。聚力推进万达广场、西街大都汇等现代商业集聚区和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加快望江府商业步行街建设,做大商贸流通、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传统消费。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等重点消费,发展社区电商、直播带货、夜间经济、节会赛事等新型消费。加快万吨油库二期、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加快江山逸境酒店、江山和院康养项目建设,打造一批高品质酒店和精品民宿,力促江山微风牧场“五一”开园、莲花山生态旅游景区“七一”开园。聚焦旅游“三高”增效,积极引进中青旅、陕旅等专业机构参与景区投资和运营管理,精心举办四季主题营销活动,加强景区全流程配套服务,力促旅游市场快速恢复至疫前水平,旅游综合收入增长30%以上。

  推进数字经济赋能。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新建5G基站45座。加快工业数字化转型,建设金属复合材料、国飞无人机、三一绿色建材、数字化菊芋生产等数字化车间4家,积极培育延长氟硅、绣球菌生产、LED半导体封装及应用、众合森工智能化工厂4家。发挥“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优势,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支持互联网医院、智能家居等新场景应用,力争年度数字经济产值翻一番。

  (三)坚持建管并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聚焦“山水园林城市、旅游康养之都”城市发展定位,对标“双50”战略,坚持“四个四”理念,进一步塑特色、强功能、增活力、优管理,促进城市内涵和形象双提升。

  加快中心城市品质提升。打好“两拆一提升”三年行动收官战,综合运用城市体检成果,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加快推进道路“白改黑”和线缆落地工程,梯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完成中心广场剧院周边改造。持续深化城市门户区等节点改造提升,新建一批小游园、小微绿地、生态停车场。加快金凤山康养新区、多彩商州环城山地公园项目建设,推进莲湖西侧、北新街东延、贺咀等片区开发,推进西新社区、行政中心北侧和商鞅大道西段工程安置房建设,打通商州西路“断头路”,“五一”前完成南秦河生态治理二期建设,年底前完成东门户区改造提升,努力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持续强化城市精细管理。下足“绣花功夫”,强化城市管理,系统推进“六市联创”,确保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审、国家园林城市通过验收。持续提升中心城市市容环境,美化城市家具,治理户外广告、噪声污染,规范渣土车、大货车、非机动车等停放秩序,动态清除城市“六乱”。下茬整治城中村、背街小巷人居环境,加快构建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高标准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省级示范区。推进智慧城市应用,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智慧化、精细化水平。

  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市发展成果向镇村延伸,整治提升城乡接合部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大荆、腰市等重点镇路网提升、供水保障、流域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刘湾、金陵寺、夜村等镇(办)街道功能提升,稳步推进黑山、杨斜等集镇提升改造。深入推进镇村供水增效扩容项目,加快实施商丹供水一体化项目,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不断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四)守牢防返贫底线,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两改两转三促进”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持续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全面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保障水平,常态化开展“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专项行动,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稳政策、稳投入、稳就业、稳责任,落实好财政直接补贴、保险信贷补贴,实施联农带农产业项目100个,脱贫人口就业5万人以上,深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三五”机制,巩固社区工厂建设成果,支持就近就业和劳务输出,深化栖商交流协作,统筹中央和省级定点帮扶、区域对口帮扶、万企兴万村、社会合力团等帮扶力量,集中实施一批补短板促发展项目,确保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稳定增收。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粮食种植面积4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9.7万吨以上。加快推进农业“四化”提质,深化“5+5”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全力推进亿袋食用菌产能提质工程,建成省级食用菌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万亩马铃薯产业园和千亩高山蔬菜生产基地,实施核桃、板栗、樱桃科管及林下种植5万亩以上,种植菊芋5万亩、中药材10万亩以上。支持紫元春打造知名酒业品牌,加快卧虎岭梅花鹿三产融合项目建设。积极创建牛羊布病无疫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492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