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锲而不舍的耐心,寻求文旅融合新突破
纵深推进全域融合。树牢“一盘棋”思想,山上山下统筹规划,景区城区联动发展,争创省级文旅融合示范区。支持华山景区发展壮大,启动实施瓮峪游客中心和太华索道综合服务中心项目,高颜值建设集公路摄影、文化展示、休闲驿站等功能于一体的华山旅游景观大道,打造秦岭脚下最美生态旅游公路。建设罗敷河东堤、长涧河西堤旅游公路,提档升级沿河生态景观,高标准打造千亩小麦、油菜农业观光区,构建集滨水廊道、田园休闲为一体的大华山旅游度假地。
稳步加快业态融合。聚力“一河两岸”、西岳庙周边综合开发,高品质建设文创产业园,拓展美食美宿、文创手信,大力发展夜经济。加快民宿集群发展,打造一批特色民宿、精品民宿,有效串联温泉养生、自驾露营,开启人文旅居、生态旅居新模式。紧扣冰雪、攀岩、徒步等特色运动,积极打造一批精品赛事,丰富华山论剑品牌内涵,形成“山上独树一帜,山下星罗棋布”的立体互动格局。
多元支撑品质融合。深入实施“文旅五个一”,健全完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开展涉旅行业星级引领活动,不断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推动旅游服务标准化、精细化。鼓励支持“数字引流+沉浸体验”新模式,积极策划户外文娱活动、实景演艺节目,大力培育线上消费、体验消费,稳步恢复华山古庙会等民俗活动,让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城市旺起来。
(三)以坚如磐石的信心,迈出工业倍增新步伐
力促园区蝶变扩总量。坚持节约集约、聚集发展,全域谋划“腾笼换鸟”行动,整合腾退一批落后产能,启动实施冶炼废渣超细粉综合利用,建成投用30万吨精制石英砂项目,推动产业加速转型、迭代升级。全方位强化服务保障,建成桃下科创园标准化厂房4万平方米,同步实施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完善罗敷工业园区配套建设,加快退城入园、招商入驻,建设绿色能源、循环经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产业园区。
强化骨干支撑优存量。全面落实工业稳增长措施,精准实施“一企一策”,绘制重点产业链图谱,强化要素调度、产销对接,重点支持华鑫特钢、锦前程制药等企业保产能、提效能。实施“公转铁”硫酸储运、30万立方米刨花板项目,建成沃尔雷德保温板生产线,鼓励大唐秦电技术改造,大力推进热电联产供热工程,助力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
壮大小微企业育增量。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施中小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放宽民营经济准入条件,健全“政企互访、商贸互通、企业互动”平台,更大力度落实助企纾困政策,让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依托秦创原等平台,支持前行·58文旅产业园、华山创新创业园发展壮大,加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孵化,加快“个转企、小升规”步伐,切实让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户以上、市场主体1800户以上。
(四)以倾情投入的真心,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夯实“农业强”的基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投资2.14亿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新建和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3万亩,建设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高产田1万亩、小麦良种繁育5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12万吨以上。聚焦“3+X”特色产业,稳固发展甜柿子1.4万亩,新增“两品一标”2个,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农业增加值增长5.5%以上。
绘就“农村美”的画卷。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投资1.2亿元,高标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2个,打造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3个。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移民后期扶持、水毁道路修复工程,建设污水处理站3个、农村公厕28座,力争农村污水有效治理率达到45%以上。新改建农村公路40公里,积极创建“四好农村路”国家示范县。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涵养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创建省级“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1个。
找准“农民富”的路径。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分层分类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持续提升“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水平,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清零消薄”行动,力争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示范村”达到10个,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降至20个。开展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个、高素质农民100人以上。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拓宽增收渠道,助推农民共同富裕。
(五)以久久为功的恒心,守护绿水青山新景象
擦亮生态底色。坚持生态优先、分区管控,推进“三线一单”实施应用,坚决守牢生态红线。全力保障秦岭国家公园建设,规划打造秦岭北麓生态文明示范带先行区。强化“峪长制+警长制”,实施柳叶河至白龙涧段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强水源地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巩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纵深推进林长制,建成“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全年营造林3.86万亩,不断增强碳汇能力。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强化源头管控。突出“四尘”联防、“三气”共治,持续强化“六项举措”,健全全天候立体化监管体系,力争空气优良天数实现270天以上。启动实施华山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完成杜峪河防洪及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深入落实河长制,确保入渭断面水质持续达标。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抓好固废资源化利用、危废无害化处置。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