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甘肃省)通渭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4日)

  四、突出繁荣活跃,着力推进第三产业再上新台阶。顺应消费升级新趋势,打造以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康养养老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园,推动第三产业提质转型。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围绕文旅赋能型功能定位,加快翰墨文化中心建设,建成西川体育公园、书画文化公园,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打造省级文旅振兴样板村1个。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善旅游要素,强化宣传推介,筹划冬春冰雪游、秋夏生态游、温泉康养游等文旅活动,积极融入“大美定西文化旅游经济圈”。高质量、高规格筹办通渭书画文化艺术节,力争办成国家级节会。延伸书画会展、创作、培训、装裱、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做大书画文化产业,释放“书画+旅游”乘数效应,提升书画名城·康养通渭影响力和知名度。

  提升商贸流通质效。大力发展通道物流经济,推动北川智慧物流园区、农特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及冷链物流配送中心落地建设,打造面向陇东南的小商品物流配送中心。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加快提升高铁站商业区、亿联商贸城、陆老四物流园等商贸综合体集聚服务功能,培育多元消费场景。启动运营城区智慧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西城区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乡镇集贸市场。探索建立物流寄递资源整合机制,推动服务半径向农村末端延伸。大力发展假日经济、节会经济、夜间经济,规范发展快递外卖和网络直播带货,年电商交易额突破2亿元。

  释放非公经济活力。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要素向市场聚集。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优化简化贷款程序,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6.5亿元以上,全力解决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深化市场主体倍增行动,新增市场主体2500户以上。支持中小企业“小升规”“下转上”,培育限上商贸企业2家。鼓励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加大技术研发、市场推广投入力度,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五、突出宜居宜业,着力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画卷。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五城”融合引领城市发展,打造笔墨丹青、碧波荡漾、绿树成荫、甘味飘香、车水马龙的山水园林城市。

  优化城乡发展布局。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创新规划理念,全面完成17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13个建制镇镇区控规编制。强化规划刚性约束,严格规划设计方案审查,从严查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深入实施“强城镇”行动,改造升级乡村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谋划实施乡镇通三级公路及旅游公路项目,配套完善义岗、新景等乡镇雨污收集、垃圾转运设施,规范运行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厂,推动县城、中心集镇、川河沿线乡镇、边远乡镇梯次布局、错位发展,城区与马营、平襄、碧玉协调联动、一体发展,让城市乡村功能更加贴近群众需要。

  丰富城市品质内涵。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专项行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1亿元实施“十大城建工程”项目32个,建成滨河路东段、华川路、东城路、常河街等市政道路14条12.2公里。新开续建8个商住小区和4个棚改项目,增加住房面积6万平方米。改造老旧住宅楼33栋1032户。加快推进背街小巷硬化、雨污分流改造,建设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实施城市生态加密和景观提升工程,争创省级山水园林城市。重视城市内涵式发展,将更多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市政设施建设,丰富城市人文内涵。

  深化城市精细管理。建立健全社区、物业小区管理服务机制,开展物业企业评星评级,推进物业服务标准化,全方位加强环卫保洁、公共充电、供热供气等服务管理,把最好的资源留给群众,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新成效。规范城市执法管理,持续开展城市“不体面”问题和“一难两乱”集中整治行动,高效治理背街小巷脏乱差等“城市病”,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六、突出绿色低碳,着力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新成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黄河”“双碳”战略,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城市做园林、农村做生态,全民动员开展“绿满陇中”行动,接续推进渭河源林草生态扶贫巩固提升工程,完成造林封育8万亩、通道绿化300公里、义务植树220万株以上。压实三级林长职责,加强林草资源管护,让绿色成为全县“主色调”。建设淤地坝4座,实施坡改梯项目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4平方公里,综合治理牛谷河西河—孛家河段。全面建成南山森林公园,启动建设北山森林公园,完成高标准生态造林2500亩。

  坚守生态保护红线。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大气力抓好扬尘管控、秸秆焚烧、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空气质量优良率控制在市上下达目标以内。持续推进河湖长制走实走深,开展河湖“四乱”专项整治,提升全流域水体质量。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狠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废旧农膜回收率、秸秆资源化利用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3%、85%、87%以上。坚持铁腕执法,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发展碳汇储备林,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实现碳汇经济“零”突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探索推行农村改暖、改炕、改灶、改厨模式,鼓励有条件的村镇推进农房节能改造。加大燃煤综合整治力度,有序推进散煤替代和煤炭清洁化改造。更新新增城乡公交、出租车、汽车租赁等领域新能源车辆20%以上。加快城乡充电站、商住充电桩建设,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创建绿色企业、机关、学校、社区,让群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七、突出积能蓄势,着力营造优质公平发展新环境。坚持改革创新第一驱动力,以改革开放释放内需潜力、激发市场活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417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