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甘肃省)静宁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8日)

  (三)大力实施工业强县行动,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更强引擎。坚持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提升质量,集中资源要素引建优势项目、培植骨干企业,加快补齐工业发展短板,加速提升工业整体实力。健全完善园区功能。对标国土空间规划,完成新一轮工业园区规划修编,进一步优化功能定位。投资1.55亿元,完成工业园区集中供热、雨污分流项目,新建改造成欣路、静西路等园区道路4条3.46公里,实施312国道城区段绿化改造,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着眼提升亩均效益,盘活利用低效闲置土地,加快推行工业“标准地”出让,推动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引进入园企业5户以上。加快扩张工业体量。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扶持发展苹果脆片、果汁饮料、洋芋淀粉、肉类制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业,改造提升纸箱包装、地毯加工等传统产业,大力引进电子元器件、手工艺品制作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促进工业产业错位竞争、集群发展。加大工业项目建设力度,新建续建重点工业项目18项,工业总产值达到32亿元。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实施市场主体扶优培强工程,县财政列支1000万元工业发展资金及科技经费,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各类企业深耕细分领域,促进个体工商户成长壮大,推动恒达公司“新三板”挂牌,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户以上,新培育“四上”企业8户以上。强化消费带动,建设集配保供大仓、静宁苹果产地冷链物流园、汽车服务和农机具产业园,新建改造成品粮原粮标准化储备库和4个乡镇农贸市场,建成威戎新区乡村振兴冷链物流产业园、平凉市外贸服务平台,推动工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行动,着力扮靓高质量发展厚重底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把牢“守”的底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撂荒地整治长效机制,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05万亩以上、产量达到26万吨以上。从严落实“四圈管理”,加强新增低保户、危房改造户、因灾因病因疫返贫户监测,及时化解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大农村金融供给,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2亿元以上。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严格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重提高到60%以上。加快“兴”的步伐。坚持“软硬兼施、有里有面”,完成李店常坪等40个发展类村庄规划编制,高标准打造312线、静庄线、S222线、静秦线4条乡村建设示范带,创建界石铺西川等乡村振兴示范村31个,搬迁生态及地质灾害隐患农户104户,改造抗震农房126户、户厕7000座,硬化晾晒场10万平方米。接续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改善乡村风貌。下足“治”的功夫。完善“五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采取村规民约、红黑榜、积分超市等方式,有效遏制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不良习俗,培树文明新风正气,让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尚、过上好日子。

  (五)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着力提升高质量发展集聚魅力。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力拓展发展空间,加速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建设更有颜值、更有品质、更有归属感的文明城市。突出规划引领。统筹地面与地下、点上特色与整体风貌、现代气息与文化传承,在高标准完成全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跟进修编各乡镇总体规划和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形成以县城为依托,以重点镇、特色镇为支撑,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规划体系。严格规划审批管理,强化约束执行,充分发挥刚性管控作用。加速完善功能。以更大力度推进城市更新,实施“五大工程”重点项目84项102.34亿元,年内完成投资35.27亿元。大力实施畅路工程,建成东城区路网贯通工程(一期),新建南环东路、东二环和东关路南段等城区道路3条1.4公里,维修油铺破损路面1.6万平方米。大力实施固基工程,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城区集中供热二期、内涝治理、雨污分流工程,改造提升供热管网16公里,敷设雨污管网23.3公里,建成生活垃圾中转站。大力实施宜居工程,建成体育馆、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精心打造城市新地标;新开续建商品房83.8万平方米,实施一批街区公园、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等项目,新增城市绿地5万平方米。大力实施便民工程,加快建设东城区农产品集配中心,继续建设一批停车场、充电桩、便民市场、公厕等服务设施。大力实施强镇工程,配套完善甘沟等重点小城镇雨污收集、垃圾转运等设施,打造产业强、功能全、环境美的特色小镇。强化精细管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拆违拆临、“一难两乱”、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空中线缆等专项整治,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区视觉观感。全方位加强小区物业、供热供气供水等服务管理,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看得见的新成效。统筹处理市容市貌与便民利民的关系,加大马路市场乱象、占道经营等整治力度,合理规划设置早市、夜市、便民临时交易点,让城市更有烟火气。对标174条测试标准,落实落细“九大任务”,加快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六)大力实施生态筑基行动,着力擦亮高质量发展绿色颜值。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一体化保护和系统化治理,全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抓点带面增绿。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坡耕地治理等工程,造林绿化4.5万亩,建设绿色通道36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32.3平方公里。全面落实封山禁牧、护林防火等措施,从严查处毁坏占用林地等违法行为,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争创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县和“两山”实践基地。多管齐下治污。实施泾河葫芦河水环境整治、红寺河生态治理项目,开展地下水超采整治,加大工业生活污水治理,确保全县河湖水质稳定达标。加强燃煤小锅炉、餐饮油烟和扬尘污染治理,强化烟花爆竹燃放管控,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0天以上。强化土壤污染防治,严控化肥农药使用,加大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加力巩固提升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果。协同推进降耗。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强化节能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严控“两高”项目建设。持续开展重点行业节能降碳行动,大力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416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