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绿色生活。严格落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加大自然资源合法性使用监管力度。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道路交通提质增效,推动清洁能源在商业、生活、交通、建筑领域的应用。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完成垃圾分拣中心建设,扩大“干湿垃圾强制分离”试点范围。全面落实西宁市碳达峰行动方案,深入推进绿色社区创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四)突出发展活力,推动改革创新迈上新台阶。坚持以改革破题,以创新赋能,利用区位优势,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深入推进创新型试点区建设三年行动,启动建设城西区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全省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常态化举办科技成果对接会,推进“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健全创新创业支撑链,形成以区域众创空间为重点的创新支持体系。建设人才公寓,探索柔性引才、环境留才机制,激励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助力西区建设。
统筹重点领域改革。全力推动承接上级改革事项和自主改革事项落地见效。扎实推进教育评价体制改革,深化“双减五项管理”。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薪酬制度改革。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打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通道。探索实施公共服务岗位分级分类差异化管理。持续深化爱老幸福食堂、五峰书院市场化运营改革。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健康运行。健全完善城市运行指挥中心运营机制,推动智慧化城市建设。
深化对外合作交流。用好用活西宁综保区和跨境电商试验区机遇,科学谋划大龙网跨境电商发展平台,推动京东(青海)数字经济产业园建成运营,扩大物流链、供应链半径,构建对外开放网络新平台。以“青洽会”“城洽会”为平台,做好客商服务、项目推介、项目服务等各项工作,深化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朋友圈”。积极融入兰西城市群建设,促进区域合作交流向更深层次、更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五)突出品质提升,推动城市治理迈上新台阶。围绕“做优品质、做强品牌、做高品位”,着力在提升城区功能、城区形象、城区品质上下功夫,让城区更加有序、干净、安全。
从细从实,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投资1.6亿元,实施4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980套。抓好城中村更新改造谋划工作,建设幸福庭院,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改造提升5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提供高效便民利民服务。统筹各类公共停车设施,建立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探索推进错峰共享停车试点工作,着力破解“停车难”。加强物业服务监管工作,全面推进物业服务星级标准评定工作,促进物业服务市场形成良性竞争。
精心细心,提升城市管理能力。结合打造高原“洁净”城市,深入开展全城清洗、空间立面净化、铁路沿线环境等专项整治。提升智慧城管治理能力,进一步完善“智慧西区”城市应用功能。深化“柔性执法”,推动“首违免罚”。持续深化大市政改革,不断提升市政服务市场化率。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开展社会文明和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工程,引导社会运行更加文明有序。
用心用情,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持续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建设。高质量开展“八五”普法工作,精心打造法治文化品牌。全面落实市域社会治理“八个一”重点项目任务,更深层次推动“五治融合”,着力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治新格局。抓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转化运用,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推进“无诈社区”建设,在全省率先建成县区级反电信诈骗中心,提升防范电信诈骗专业化水平。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信访心理辅导站、区级社工培训基地,形成多元化解工作格局,为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做出西区贡献。
(六)突出民生保障,推动民生福祉迈上新台阶。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为目标,不断深化民生领域的改革,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积极落实中央和省市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探索打造人力资源产业园,提升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度。发挥绿色产业孵化器作用,培育一批优秀项目和优质企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实行“定向”“定岗”培训模式,探索产教融合发展,提升就业精准度。全面落实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体系,建立根治欠薪预警机制,从严惩处恶意欠薪行为。
强化教育提质增效。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持续扩大教育资源供给,积极推进行知小学改扩建工程,建成文逸小学、文苑小学和幼儿园,并投入使用。深入实施“双减”三年攻坚行动,巩固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水平。探索实施阳光招生,实现增量促优提质共享。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升级改造一键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开展家庭教育培训、一对一心理辅导,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
强化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基础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健共体”建设提质升级,规划“医联体”内涵建设,助推优质资源扩容和布局均衡。建立区域内中医、康复、体检三大联盟,建设慢性病工作服务站,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进健康西区建设,强化应急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和能力建设,优化家庭医生“七进四送”服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