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陕西省)安康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强化要素支撑保障。拓展安康机场航线,加密“安西欧”专列班次,加快铁路综合货运站建设,统筹建设“无水港”县区联运站点和中欧班列(安康)集结副中心。大力发展“归雁经济”,吸引各类人才回乡创业,建立产业、项目、人才、资金需求有效对接机制,实施更为开放积极的柔性人才政策,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特殊人才100名。有效运营科技产业发展基金,探索建立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投向创新领域联动激励机制。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提供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技术支持,提升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质效。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加快“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不断优化各类公用事业涉企服务,实现行政审批更大范围“一网通办”、更高质量“帮办代办”、更快速度“秒批秒办”。深化政府诚信建设,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恪守责任意识和契约精神。坚持平等保护原则,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安商总会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健全营商环境问题投诉反映、受理转办、跟踪反馈、绩效评价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做优政务“一张网”“一朵云”和大数据中心平台,提升信息数据共享和资源开发水平。

  (六)统筹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精心编制市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导各县市区、开发区做好县镇和村庄规划。加快“多规合一”进程,有效衔接国民经济、生态治理、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以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事业各门类专项规划,努力架构全方位、多层次、高品质、接地气的发展规划体系,形成城乡保护开发“一张图”。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树立规划权威,强化刚性约束,涉及规划调整必须严格依照规委会制度和法定程序进行。严格规划执法监督检查,对违法占地、违法建筑等行为露头就打、决不姑息。规划启动新一轮避灾移民搬迁。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中心城市龙头引领,统筹推进东坝、西坝、长春等片区和城东新区综合开发。加快实施西坝路网、张石大道等项目,开工建设“两桥一路”、关庙再生水厂、人防基本指挥所等项目,力争月河生态新城招商开发取得突破。继续争取市级行政中心北迁立项,启动建设长岭片区提升整治工程,加快推进高新国际康养中心项目,建成市高新医院、黄沟东路、新安康大道、大数据产业园。加快恒口示范区老城疏解绿化和新区产城融合,推动毛绒玩具文创创新基地和贸易港、物流园建设,力促省中医院恒口分院项目落地。加快实施瀛湖生态旅游区水画小镇二期,推动低空旅游、瀛家民宿群、田园综合体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完成城东新区土地收储1000亩,建成数字经济产业园。支持各县市区实施县城更新行动。

  提高精细管理水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持续巩固城市创建成果,扎实推进“四级同创”联动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建立城市道路分级管理、城市容貌管理、市政设施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园林绿化管理标准规范和长效化管理机制。稳步完成棚户区改造存量项目,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提质提速提效。市区一体协同发力,实施兴安菜市场、果园小区、静宁小区等重点片区综合改造,新增停车泊位1100个、城市绿地200亩。加快“安康智慧治理”服务平台迭代升级和推广应用,推出一批集成度较高的便民服务项目。严管示范街,整治脏乱差,建设干净、绿色、智慧、畅通、便捷、人文的美丽宜居城市。

  推动存量问题化解。积极推动中心城市城建遗留问题、涉众信访问题和“两违”等突出问题化解。对创造条件能够解决的问题,实行领导包抓、专班负责、一案一策、终结销号,分期分批化解到位;对于暂时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积极协调各利益相关方达成谈判或司法调解意见,保证矛盾不激化、问题不演进,待条件成熟后及时推进化解;对已经梳理出的城建遗留问题,积极创新思路办法,聚焦症结精准突破,依法依规推动化解。对共性问题出台综合措施,对个性问题实行一事一议,探索建立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各县市区、开发区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理清旧账、算好大账、不添新账。

  (七)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厚植绿色发展优势

  坚决筑牢生态环保屏障。严格执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总体规划,高标准完成秦岭区域勘界立标,全面落实“林长制”,常态化整治“五乱”,稳步实施秦岭和大巴山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高质量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狠抓大气污染源头治理,保证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少于336天。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和“四清四无”“四水四定”,扎实推进白石河、蒿坪河流域等历史遗留污染源整治,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0平方公里,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加强土壤环境准入和排污许可管理,深入开展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提高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抢抓国家“双碳”政策机遇,跟进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快构建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相得益彰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大力发展绿色制造,降低生产领域单位产品能耗物耗,逐步提升城镇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比率,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要求,建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倡导绿色低碳简约生活方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餐饮“光盘”行动,开展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197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