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五)聚力推动城乡融合,树立乡村振兴新标杆

  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示范区。积极促进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等五项制度落地,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实施樊胡路改扩建、建筑垃圾再利用等29个项目,加快关山、武屯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实施新兴路、阎油路改造提升等20个项目,推进新兴市级跟踪指导培育镇建设,努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启动武屯天然气分输站建设,铺设天然气公网13.5公里,建成渭北330KV、阎良北110KV等输变电站。实施城乡供水提升、农田排水等项目,加快农村污水处理项目二期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狠抓美丽村庄集中连片整治,持续提升农村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环境。

  打造农业特色品牌。坚持做大园区、做长链条、做亮特色,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6万亩左右。新建高标准农田5000亩,新建改建设施农业2000亩,创建市级以上标准化养殖场1个,增强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实施“数商兴农”[29]工程,建成奶山羊智慧养殖管理平台、智慧农业平台,充分发挥电商助农作用,农产品线上交易额突破5亿元。抓好甜瓜、酥梨和蔬菜等特色农产品“两品一标”[30]认证,支持羊乳、蜂蜜制品等企业做大做强,唱响阎良特色农业品牌。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25个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六)聚力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宜居新家园

  共护“航空蓝”。坚持“源头严治、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强化空气质量监测和专业技术分析,提高临界值管控指挥调度和响应能力。充分运用“智慧平台”、道路走航等技术手段,全面提升管控水平。加大挥发性有机物、工业堆场扬尘、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协同控制PM2.5和O3污染,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PM2.5、PM10和全年空气优良天数实现“两降一增”。

  共守“碧水清”。坚持“三水”[31]统筹治理,常态化开展入河排水口整治,确保“两河”出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努力实现堤固河畅、水清岸绿、沙鸟栖息。启动42条路段雨污管网排查改造项目,完成人民东路、倚天路雨水管网改造。实施高陵至阎良供水管道修复工程,改造提升农村供水管网,建设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认证项目,确保群众用水更安全、更放心。

  共建“生态绿”。实施“碳达峰”“碳中和”[32]阎良行动,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含绿量”。严格落实“三线一单”[33]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严把“两高”项目准入。积极推进塬区绿屏、城区绿景、路渠绿带、村庄绿网建设,完成城市主干道路两侧、主要交通节点绿化提升,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1万平方米。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范固体废物处置,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场和装修垃圾分拣中心,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七)聚力提升治理能力,塑造社会治理新体系

  强化依法治理。坚持依法行政,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发挥法律顾问作用,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面深化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深化“八五”普法,成功创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深化系统治理。严密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重大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妥善处置社会领域重大风险,有效提升公共安全风险应对处置能力。探索构建全区“一盘棋”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体系,确保实现“三坚决两确保”[34]工作目标,建成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配强基层工作力量,全力打造“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全科网格化服务体系,做到服务零距离、管理全覆盖、诉求快响应。

  推动智慧治理。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促进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园区。升级优化市场监管智慧平台,用好建筑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推行“e格”[35]城市智慧管理,用科技为社会治理引入新范式、创造新工具、构建新模式。深化“雪亮工程”[36]建设,加大技防投入,强化“大数据”在社会面管控中的应用,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八)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开创共同富裕新生活

  持续稳定和扩大就业。整合区域职教资源,成立校际协同发展联盟,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实训基地,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效率,促进就地就业。不断优化援企稳岗扩就业服务体系,精准做好创业扶持、技能培训、就业援助等服务,全年举办招聘会27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9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5500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大力实施高中基础保障条件提升工程,切实做好高考综合改革。落实“双减”[37]政策,全面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扎实推进“三名+”[38]工程,加大骨干教师培育,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积极争取名校托管。新建改扩建学校8所,新增学位3402个,建成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做好栎阳城遗址考古保护展示厅开放利用,加大剪纸、皮影雕刻等非遗保护传承。积极开展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和公益培训讲座,建设城市书房2个,优化农家书屋、职工书屋资源配置,打造书香城市。策划实施体育公园、体育中心建设,新建多功能运动场地2个。优化石川河极限运动中心运营管理,建设轮滑、攀岩、滑板项目训练基地。全年举办文体活动100场次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178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