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风生水起”。打造清洁能源“新引擎”。以水电、风电、光电、抽水蓄能、化学储能“五电”为重点,不断放大风光水储资源效应。重点实施车坪抽水蓄能发电、凤滩技改、乔湾水电站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清浪、龙虎坪、盘古、雄其坪等风力发电及溪地坪等10个光伏发电、怀化市北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推动陕建(沅陵)风电设备智造项目尽快投产达效,着力打造多能互补综合能源重点县。挖掘医药健康“潜力股”。聚焦“湘九味”“怀六味”和“两黄一石”等特色中药材,加快全链改造、全业提升,夯实“中国黄柏之乡”产业基础。重点建设官庄、杜家坪、清浪中药材产业示范带,开发中药材基地3万亩以上。加快规划建设武陵山片区(沅陵)中药材产业园,着力引进一批中药材精深加工项目,加快推进家其农业、石建中药材、德裕农业入园建设,重点推进华博恒信健康生物科技项目尽快落地。积极申报沅陵黄柏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抢占数字经济“新高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5G技术推广运用,鼓励企业上云、上平台,争取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尽快实现工业互联网全覆盖。加快“数字沅陵”项目建设。深入实施“智赋百企”专项行动,支持辰州矿业、奇力新、向华电子等企业打造一批智能制造产线、车间和智能工位,争取培育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家以上,实施“三化”重点项目3个。同时,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前沿材料等未来产业,为沅陵发展抢占制高点。
四、破茧成蝶,夯实“三创赛道”闯新路
把创新创智创优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激活发展新动能。
以更深层次推进重点改革。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提升政府效能。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政府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力争实现年营收15亿元以上。深化国有资产清查处置和管理改革,引导国有企业发挥资本投资作用,推动资源资产化、资产证券化、资金杠杆化。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纵深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深化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和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建设,不断强化金融支撑作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以更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深度融入怀化国际陆港建设,积极对接RCEP,扶持壮大辰州矿业、奇力新、锐通翔等外贸实体企业,推动东盟、中澳、中俄贸易项目尽快落地,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力争外贸出口13.95亿元。瞄准三一重能、陕西铁建等外资背景企业,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力争引进外资4800万美元以上。积极支持县内企业开拓国外市场。
以更实举措开展双招双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坚定不移抓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坚持高位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产业链精准招商、资源转化招商、产业发展半径招商,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真招商、招真商,好招商、招好商,努力实现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五流汇聚”。积极参加“沪洽周”等招商活动,充分发挥招商联络站、招商大使作用,瞄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北部湾”等区域,重点引进一批“三类500强”企业、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力争新签约落地项目50个以上。深入推进“湘商回归”,力争新注册湘商企业46家以上。落实怀化市人才新政“20条”,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沅就业创业。同时,全力以赴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争取到位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30亿元以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0亿元以上、金融机构融资30亿元以上。
以更大决心优化营商环境。打好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持续擦亮“身在沅陵,办事公平”营商环境品牌,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继续深化“放管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和“五减一优”行动,确保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强化企业用地、用钱、用人等要素保障,成立园区产业基金、小微企业应急转贷基金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满足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
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常态长效开展“送解优”助企纾困行动,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规范涉企产权强制性措施,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畅通涉民企案件“绿色通道”,全面推广涉企执法检查扫码留痕管理,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加大小微企业培育力度,推进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计划,支持山能环保等企业上市。
五、化绿成金,驱动“绿色赛道”出新招
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激发绿色发展动能,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开展“护绿”行动。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重点推进县城生活污水、城区大气环境、饮用水源突出问题、土壤重金属和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等治理工作。深入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持续开展“一江一水”生态环境修复,完成沅水河黔中郡段、酉水河、蓝溪流域治理工程,加强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全面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强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鼓励公交、出租、环卫、景区等公共服务车辆逐步电动化替代。倡导绿色低碳简约的生活方式。
拓展“增绿”行动。拓展国土科学绿化空间,推进15万亩国家储备林、武陵山—雪峰山生物多样化保护及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快“四旁”绿化、“秀美林场”建设。全面推动矿业转型发展,巩固绿色矿山建设成果,加快重点区域矿山生态修复及可视范围内裸露山体生态修复治理。深入推进官庄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