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30日)

  (三)聚力三产拉动,在持续扩大消费上打造新亮点。立足我区电商、物流等产业发展优势,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通过提档升级、培育热点,加快推动全社会恢复和扩大消费。

  做大电商拉动消费。进一步完善电商发展优惠政策,吸引颐高新经济产业园、北宋传媒漯河食品电商直播基地等项目签约入驻,加快高瞻新能源汽车电商直播基地项目建设,培育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鼓励工业企业在电商领域打造网红品牌,实现线上扩容增量。支持双汇电商、双汇餐饮、58科创等电商平台积极开展线上销售,加大对外贸企业帮助支持力度,推动更多本土企业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88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12%以上。

  做强物流保障消费。依托龙江现代物流产业园,强化内部挖潜培育,新注册中通、极兔等3家以上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公司、车辆运输公司,切实变“流量优势”为发展优势。继续跟踪对接普洛斯、中通等国际国内知名物流企业,着力招引一批高端项目,加快国机华中冷链物流基地等项目建设,推动物流体系优势向供应链优势转变。积极谋划建设辐射豫中南的国际物流产业园,打造“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郑州、武汉等新一线城市食品直供物流基地。加快完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尽快开工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建设项目,推动农产品入城、工业品下乡,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推进漯河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力争早日申建成功。

  精准施策撬动消费。加快推进首批正邦金运花园、天润府、银海林溪湾3个国家专项借款项目建设交付,全力保交楼,提振房地产市场消费信心。对首套房房贷首付比例、贷款利率按最低下限执行,落实购房补贴政策,区财政每套补贴5000元的政策延长至5月底。积极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对大宗商品、家用电器等各类消费行为,给予适当补贴,提振居民消费意愿。塑造消费品牌,发挥好雪霁花海、红枫基地等旅游资源优势,深化文旅、农旅融合,打造乡村消费新场景。加快双汇食品小镇食品文化体验中心建设,支持3515文化创意园项目建设,挖潜工业遗产文化内涵和底蕴,打造新的消费亮点。

  (四)聚力生态宜居,在提升城市品质上刷出新颜值。

  以打造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为目标,转变城市建管理念、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持续擦亮召陵生态宜居新区名片。

  完善功能配套。启动开发区和主城区阿里山路、秀水河路(玉山路—天柱山路)、延河路(中山路—庐山路)等14条道路建设,加快重点路段雨污管网改造工程,推进光明南路(湘江路—双汇路)、滨河路(解放路—京广铁路涵洞)等11条道路人行道提升工程。谋划启动宁洛高速以南主干道管网路网联通工程规划建设,实现与经开区融合发展。加快东城污水处理厂三期和城市供热工程建设,新增城市供热10万平方米以上。高标准建设一批停车场,新增智能充电桩200个以上。全民健身中心6月底前建成投用。

  提升城市品质。深入实施“两改”工程,加快范庄、黄集城中村建设安置进度。强化城区绿化、亮化、美化建设,年底前香山路、东山路等4条道路照明工程完成施工,新增城市绿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在人民路与中山路交叉口建设童趣乐园城市游园。推进全民阅读,新改造城市书房1座。

  注重精细管理。以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发挥好区城市发展服务中心职能作用,健全完善城区网格化管理、志愿服务等工作机制,实施精细化管理,推动创文工作持续取得新成效。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确保数字化城管继续保持全市第一。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试点,推动垃圾分类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食堂,大力营造绿色环保的社会氛围。

  擦亮“水”“绿”底色。加快启动汾河生态水系治理三期工程,统筹推进汾河省级湿地公园建设,进一步厚植城区水润底色。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聚焦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国控站点周边管控、道路日常保洁、施工工地管控、重型货车管控、散煤禁烧管控、农村秸秆禁烧和工业企业减排等重点工作,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聚焦水污染防治,落实好“河长+”工作制,深化“四水同治”和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加快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规范重点涉水企业排污口整治、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加强河流巡查监测和日常管护,确保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聚焦土壤污染防治,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专项行动,强化土壤环境监测,确保土壤环境总体稳定。加大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力度,全面提升环保执法水平。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聚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引导工业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创建绿色企业、绿色工厂。持续跟踪对接国机新能源项目,力争尽快签约落地。紧盯中国包装有限责任公司绿色新材料包装产业园项目,积极发展可降解包装材料产业。加快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新能源项目建设。广泛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单位、绿色校园等创建活动,提高全民低碳意识,让绿色低碳成为生产生活新风尚。

  (五)聚力乡村振兴,在加快三农发展上锻造新优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强化耕地违法问题专项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4.9万亩,全区播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全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0万吨以上。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升农业发展质效。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继续实施“两分工作法”精准帮扶措施,进一步推动产业、就业、金融、消费帮扶等增收措施落地见效,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培育“豫农技工”,不断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906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