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 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准确贯彻新发 展理念,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 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两个确保” ,实施“十大战略” ,坚 持项目为王,推进产业升级,加快科技创新,强化开放招 商,优化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统筹发展和安全,全 力打造新时代区域性综合强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走在全市最前列、争当全市先行者!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增长 7% ,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19%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固 定资产投资增长 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5% , 城镇新增就业 1.3 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5%以内, 货物进出口总额保持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6.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与“十四五”控制目标统筹衔
接。
时间前行不舍昼夜,接续奋斗书写华章。新的一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 一)提振市场信心,跑出高质量发展新速度
主动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积极克服不利因素影响,稳住经济增长态势,确保高质量发展提速提质。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健全项目滚动谋划储备建设机制, 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畅通审批服务和要素保障 绿色通道,实施省市重点项目40 个,完成投资 75 亿元以 上。滚动实施“三个一批”,推动签约、开工、投产项目高 效转化。用足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积极争取地方 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各类政策资金支持,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快建设、早投产,发挥最大投资效益。
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和国企民企平等对待政策,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 神,健全企业诉求办理、政银企对接等机制,常态化开展产销、产融、用工、产学研“四项对接” ,确保企业反映问题解决率达 95%以上。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大力实施 大企业培育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持续推动天地人环保等 优质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年内新增“小升规”企业6 家,培育制造业头雁企业 1 家。
持续恢复和扩大消费。开展“春满龙城”“金九银十” 等促消费活动,用好财政补贴、以旧换新等政策,促进零 售、餐饮、汽车、家电等消费快速增长。加快推进联华商 业街、马颊河商业区等特色街区建设,推动传统购物中心、 商业街向时尚、社交、体验等综合消费场景转型。发挥高 铁开通优势,打造龙文化、杂技文化、石油文化等精品旅 游线路。实施中原杂技博物馆、澶水湖景区改造提升工程, 发展度假游、沉浸体验游,提振旅游消费市场。鼓励商品 房团购,多措并举满足人才购房落户和城乡居民合理住房消费需求。
( 二)加快产业升级,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围绕“一高四新两能”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推动全区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发展“两能”产业。持续扩大氢能、人工智能先发优势, 争创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实施氢能、人工智能产业项目 5 个,年度完成投资 19 亿元。加速中核八所储氢气瓶项 目落地,推进厦门金龙新能源专用车制造基地、国鸿氢能科技产业园、加氢综合能源站等项目建设,提升中原总机新能源专用车市场竞争力,扩大氢能源场景应用示范,构 建“研、制、运、储、用”全产业链条。加快零碳产业园、 智慧移动医院、超声 AI 辅助诊断系统、智乐机器人等项 目建设,支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参与国家医学图像 数据库建设,加快建设省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 中心。充分发挥省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用,争取把华龙标准转化为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培育新兴产业。壮大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规模,实施节能环保、新兴产业项目9 个,年度完成投资 11.4 亿元。开工建设海天环境智能环保装备项目,建成天 地人热解设备制造、锐驰高科管道机具制造项目,推动明 达环保等企业达产增效,打造全省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集 群。整合各方力量,专班推进应急产业园建设,变“一区 六园”为“一区七园”。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加快分布式 屋顶光伏、濮兴再生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等项目落地,建成长兴锂电池等一批新能源项目。
升级传统产业。深入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与老 虎工业云合作共建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望联、共 振石油、元亨利通、国胜机械等“四化改造”项目 34 个, 投产运营 19 个,年度完成投资 35.4 亿元以上,推动传统 制造业优化升级,助力工业企业焕发生机活力。发挥中心
城区优势,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支持大连金慧打造省际交汇区域服务业外包基地,开工建设濮阳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省际商贸中心。
( 三)强化创新引领,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两链”融合发展,着力 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推动科创工作迈上新台阶。
壮大创新主体。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规上工业企 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 家。开 展“春笋行动”,实施“微成长、高变强”计划,科创型小微 企业达到70 家,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5 家,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 家。深化院企合作,加快 氢能研究院建设。发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引领作用,推动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实现研发中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