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更大力度推进改革。持续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完成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修编,下放一批项目规划许可事项,建立亩均投入产出综合评价体系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机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资本运营集团评级及发债,完成豫光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发挥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平台作用,提升数字治理能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支持投融资平台做大做强。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拓展“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深度和广度。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监管,推动交易平台和联合惩戒平台信息共享。
更高水平扩大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组团参加进博会、跨境电商大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高能级经贸活动。申建河南自贸区开放创新联动区、综合保税区,做大做强“加工贸易产业一园两区”,打造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标杆园区。帮助企业抢抓外贸市场,申建机械基础件、珠宝首饰、有色金属材料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申创省服务外包产业园。巩固扩大济俄班列进口业务,争取开通中欧班列济源延长线。新增进出口实绩外贸主体10家以上,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2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3400万美元。主动融入郑州“1+8”都市圈,推动洛济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支持高新区、经开区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提升大数据综合服务监管体系,扩大电子证照应用领域和互通互认。落实企业投资项目代办帮办机制,大力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建立包容审慎监管制度,推进联合“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做到“监管无事不扰、服务无处不在”。常态化开展助企服务活动,加快落实减税降费、援企稳岗等纾困解难政策措施。加强企业投诉举报事项办理,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好首个“企业家日”系列活动,营造尊重企业和企业家的浓厚氛围,构建清清爽爽、清清白白的“亲清”政商关系。全力支持服务实体经济更好发展,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七)坚定不移改善生态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抓好生态保护修复。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实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推行“林长制”,高标准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完成营造林4.3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5.58%以上,打造沿黄生态保育带、北部太行生态屏障区、东部农田林网防护区、南部经济林涵养区,持续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稳妥有序推进双碳战略,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实施国能济源热电机组关停、砖瓦行业整合升级、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等重点减排项目,组织重点用能单位进入用能权交易市场。一体推进“减煤、增气、强新、引电”,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因地制宜布局风光水电。倡导绿色生活新风,推动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绿色细胞”建设,引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
加强黄河保护治理。协同抓好黄河大保护大治理,提升黄河济源段治理标准,探索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强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治理,完成黄河三峡济源段湿地生态修复18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湿地保护率稳定在66.88%以上。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保障母亲河健康安澜。
推进环境污染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PM2.5、PM10年均浓度分别降低5%、10%,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全省中上游水平。提标改造第一污水处理厂,新建第三污水处理厂,加强地下水超采治理,确保地表水考断面水质达到优良水体。强化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涉重金属企业等污染治理,实施9个污染地块风险评估、盘溪河流域重金属污染底泥治理等重点项目,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深化“无废城市”建设,争创国家级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城市。
(八)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城镇特困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00人。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持续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支持和规范电商从业者、快递小哥等新就业形态,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2万人,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800人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亿元以上。完善工资合理增长、支付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提升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稳住转移性收入,增加财产性、经营性收入,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殷实的生活。
全力兜牢民生保障。推进中小微企业、新就业形态参保扩面,企业在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5.1万人、30.6万人、14万人、16.5万人。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范围,DRG付费医疗机构病种入组率90%以上。补齐公办养老机构短板,鼓励支持民营养老机构建设。更加关注“一老一小”群体,全力保障低保、特困、优抚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妇女儿童、未成年人关心关爱和权益保护。加快问题楼盘化解攻坚,保障好中低收入家庭、新市民公租房住房需求。统筹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全面抓好“米袋子”“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