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7日)

  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绿色环保等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集群。加快推进5G终端精密制造、有色金属产业创新孵化中心、豫光绿色有色冶金与新材料中心、科创岛等项目建设,完成智慧岛全省首批挂牌。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发挥双千兆城市优势,打造5G数字经济产业园,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实施博纽强碳捕集工程、百度智能云人工智能基地等项目,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全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个数、产品增长50%以上。

  狠抓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实施更高水平、更大范围的“三大改造”,抓好济钢装备大型化改造二期、豫光再生铅短流程绿色低碳优化升级等40个重大改造项目,完成投资50亿元,实现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40%以上。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培育省智能标杆企业1家、智能工厂(车间)3个。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家,培育省级以上质量标杆企业2家。

  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施企业双培育专项行动计划,落实培育壮大市场主体28项措施,加快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持续推动市场主体倍增提质,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万户以上、总量超过12万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培育上市企业1家。注重“以大带小、以小育强”,在存量中挖掘增量,新增5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家、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3家。大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铸就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精通现代管理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大力发展高品质服务业。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加快王屋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推动王屋第一洞天、那些年小镇、济水源文旅开发等康养医养旅游项目落地,打造一批新业态文旅项目,举办“第二届穿越壮美太行国际徒步大会”“国际白银文化节”等活动,叫响“愚公故里·中国银都”品牌。完善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组建寄递公共配送中心,推动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打造2个多式联运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南部物流园区,争创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出台支持平台经济发展政策,推动中浩智运物流平台、协力钢产品供应链平台、白银城直播带货平台等发展壮大。

  (四)坚定不移促进城乡融合,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提升城市枢纽功能。推动呼南高铁焦济洛平段全面开工,让项目建设跑出“高铁速度”。加快沿太行高速西延、沿太行高速济源至焦作段、济源至新安高速、沿黄高速等高速公路建设,形成“三纵三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开工建设济洛快速通道,推动区域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城市快速路网,加快推进高速公路连接线、小浪底库区港航工程、客运南站等项目建设,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市、省旅游公路示范市。启动东三环、荆浩路等12条道路建设,改造提升12条超期服役道路,打通13条断头路。启动人民数据济源数据中心项目,打造“东数西算”重要节点城市。

  快速推进城市更新。开展东区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提升路网、绿化、管网建设水平,加快推进人民医院东院区、产教融合园区、城市综合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工改造28个老旧小区,启动1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整治提升48条背街小巷,在5个街道办事处各打造1条特色示范街区。完成富士花园三期公租房建设,开工建设高新区保租房、玉泉花园保租房,实施切坡建房群众安置工程。新增“两气一水”管网31公里、集中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开展道路绿化、立体绿化、防灾避险绿地专项提升,完善“城市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体系,新建社区公园(口袋公园)2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绿地率达到40%以上,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探索建设绿色低碳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申报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建设试点。

  强化城市高效管理。持续开展城市“四治”、城市清洁行动,规范各类“城市家具”式样、色彩、标准,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韧性、低碳智慧城市。加快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新增停车位3000个,申报省级智慧社区1家。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提高城市管理依法治理能力。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崇德向善向上的社会氛围。

  (五)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统筹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省级产业强镇1个。深入实施蔬菜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育苗大棚、水利灌溉等配套设施,建成全国首家洋葱杂交育种分子实验室,新增蔬菜制种面积1.2万亩。实施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竹园沟万头奶牛场、肉兔育种创新能力提升、国家级蛋鸡育种基地等项目建设,新增奶牛1万头以上、肉牛2000头以上,培育智慧牧场1个。

  全面推进乡村建设。持续抓好“百村示范”工程,争创省乡村建设示范市。挖掘“一村一品”“一地一韵”特色文化,扩大“济源人家”“济源优品”品牌影响力,新建乡村休闲旅游村庄10个,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治理六乱、开展六清”“老旧发黑墙体”等集中整治行动,实现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97%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以上、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及终端普及率60%以上,创建市级以上幸福河湖12条,建设市级美丽乡村路4条。

  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扩大土地承包、集体产权、乡村治理等试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力争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村占比90%以上。全力盘活村集体闲置和低效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深化省“数字乡村”示范市创建,拓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数字乡村运营服务中心功能。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致贫,逐步推进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747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