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2日)

  (二)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加快调整经济结构。针对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房地产业占比相对较高这一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问题。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着力引龙头、补链条、育集群、强创新、优环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4.2个百分点、达到51%。主导产业加速发展。微康生物产销两旺,销售收入增长35%。泰格医药对乙酰氨基酚、利巴韦林实现批量生产,莲花医疗、顺康医疗销售收入分别增长8.5%、115%。中科新材料年产50万吨PBAT制品项目已经试产。企业培育成效明显。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2万,新增“四上”企业57家,其中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4家、达到96家。天壕新能源登陆新三板挂牌上市。4家市“倍增工程”企业、20家“亿元企业培育工程”企业销售收入均增长20%以上。引进长安保险、顺事产业园等总部经济项目16家,增加区级税收7000多万元。创新主体活力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2.6亿元、增长103%。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91.7%。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6家。微康生物、江山天安成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平台赋能起势。中原食品科创园全速推进,总建筑面积42.5万平方米的协同创新实验室大楼、孵化中心、中试基地、研究生院和人才公寓全部开工。建成全省首批、全市唯一的省级食品加工中试基地。新增省级创新平台4个。技术合同登记额突破2亿元。新增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有效量、创新生态评价排名均居全市首位。

  (三)加快推动融合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交通路网更加通达。许信高速、周漯平高速、G107国道东移全线开工,“十字形”高铁、“井字形”高速立体网络逐步成型。改造中原路,恢复华山路,新建通村入组公路10公里、滨水乐道61.5公里、各类管网38公里。生态底色更加靓丽。推进全域水系连通,五虎庙灌区综合治理工程、引澧入颍工程加快建设。试点开展农村污水处理市场化运维。新增森林抚育面积1700亩、水系绿化6.8公里。三农基础更加稳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连续23个月违法违规用地“零新增”。新建高标准农田1.25万亩,粮食总产37.6万吨。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创新土地流转等7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首批15个试点村年收入均达10万元。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区。基层扩权赋能更加有力。扩大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建房审批、综合行政执法等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乡镇职责清单由42项增加到109项,破解了长期以来乡镇“责任大职权小、看得见管不了”的难题。城乡管理更加精细。深入推进创文创卫,每万名居民配备社区工作者18人,持续开展“六大周边、七小门店、门前三包”综合整治,市容市貌持续改善。农田设施“数字化+网格化”管护模式全省推广,户厕改造“双闭环”管护机制在全国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严格执行“三落实一巩固”,实施衔接乡村振兴项目44个,发放金融贷款6120万元,落实落细帮扶措施,顺利通过全省后评估核查。就业形势总体平稳。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开展技能培训2万多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8亿元,新增城镇就业、农村转移就业、稳岗就业1.8万人。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示范区。公办幼儿园占比达到50%以上。实施“城区名校+农村学校”集团化办学,让8000多名农村学生享受到与城市学生相同的优质教育资源,拥有了平等的人生出彩机会!健康郾城建设提速。建成PCR核酸检测实验室、亚定点医院。新建新店镇综合病房楼、标准化村卫生室20所。积极应对多轮疫情冲击,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区人民付出了艰辛努力,广大疾控工作者、医务人员、公安民辅警和基层工作者作出了突出贡献!社会保障扩面提标。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医疗报销比例,发放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资金2487万元。住房保障不断加强。在建商品房460万平方米,销售60万平方米。实行问题楼盘“一楼、一策、一专班、一银行”,为建业新城、紫光锦园、锦绣江南等13个项目争取“保交楼”专项借款5.8亿元。养老事业加快发展。区养老服务中心、9个镇办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改造提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8个、农村幸福院135个,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全覆盖养老服务体系。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PM2.5、PM10浓度均值好于同期,过境河流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军民融合、退役军人事务、文化、人防、供销、气象、通讯、侨务、史志档案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五)夯实基础标本兼治,切实筑牢安全防线。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提升。聚焦安全领域基础性、源头性、制度性问题,全链条加强城乡安全管理,投资6716万元实施了10.5公里的马拉河治理、2.5万亩水毁农田重建、李集镇陈桥改建等灾后重建工程。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省率先建成应急监管指挥一体化平台。建成9个镇办“一队一中心”,建成投用标准化应急物资储备库,增配消防车3辆、装备器材1000余件。五台山路消防站加紧建设。漯西工业集聚区通过省级安全等级复核验收。安全生产平稳向好。深化安全隐患“铁拳清零”行动,开展危化品、“九小”场所、天然气、自建房、窨井盖、易燃可燃彩钢板等专项整治行动,排查消除各类隐患7300多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三下降”。金融风险有效防范。清收农信社不良贷款6.3亿元。14起非法集资案件已结案销号9起。化解政府隐性债务近7亿元,综合债务率保持在合理区间。食品安全守护有力。在全市率先建成“5G+食品安全”试点,在线监管餐饮企业798家,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100%。校园安全不断加强。探索建立“公安联勤、教育联防、社会联巡、家校联动”的护校模式,校园安防水平显著提升,广大师生安全感显著增强。社会治安形势平稳。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打防管控措施一体强化,联勤联防体系不断完善,有力维护了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741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