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培育农业产业新业态,谋划实施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等项目,做大做强樱桃、大蒜、食用菌等特色农业。持续提升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大力发展肉鸭、生猪等养殖加工全链条产业,全力申创肉鸭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投用农产品仓储物流园区项目,着力构建加工、仓储、运输、销售全产业链一体化模式。
开展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乡镇政府驻地道路、管网、垃圾中转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农村公路35公里,着力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和承载能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打造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3个。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巩固提升厕所革命成果,营造“生态宜居”环境,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六)厚植生态优势,在推动绿色发展中持续发力。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台前。
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大生态治理修复力度,真正把黄河建设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科学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新增绿化面积600亩,新建森林特色小镇1个、森林乡村示范村6个。全力推动“五水综改”“四水同治”和河长制工作落实落细,加快推进梁庙沟生态保护修复建设等项目,开工建设白岭沟排水疏浚综合治理工程,谋划实施金堤河综合治理项目、引黄调蓄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着力打造高质量生态廊道。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化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建立健全监测数据质控体系,探索实施“源头—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全面提升空气环境质量。加快城乡水系疏浚贯通,强化黑臭水体综合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现出水断面水质稳定提升。严格土壤污染源头风险防控,保障土壤环境安全,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率达100%。
实施节能降耗增效行动。加快构建与碳达峰相适应的政策体系,有计划分步骤统筹推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强化节能降耗增效,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度,能耗指标优先保障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工业绿色化升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腾出更多能耗空间保障优质项目建设。
(七)坚持守正创新,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持续发力。坚持改革的精神、开放的思维,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添活力、以环境强引力,拓展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全面深化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突出抓好投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发展,探索新型融资模式,着力提升盈利能力,真正实现做大做强。深化开发区“三项改革”,精准实施放权赋能,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切实增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协同配置效应。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力争创“全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同时,完成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深化教育、医药卫生、文化等领域改革。
持续扩大开放。大力实施制造业招商专项行动,系统谋划、精准出击,做到每周都有新动作、每月都有新进展、每季都有新突破,全年引进超30亿元项目1个、超10亿元项目3个、超亿元项目35个以上,实际利用省外资金40亿元以上。强化谋划项目、在谈项目、签约项目“三库”建设,仔细甄别项目的商业模式、技术路线、市场订单、主导产品、运营团队、投资来源等要素,定好合同条款,一切按照合同办,事事依照节点推,确保签约项目开工率达90%以上。
优化发展环境。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标准持续发力,全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一流营商环境。认真落实“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交房即交证”和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审批事项免证可办等5件事,着力抓好21项企业关心、群众关注的“身边事、麻烦事”,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全面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加快实现“清单之外、大厅之外、平台之外”无审批。深化“一码集成”“一照准营”改革,加快电子营业执照推广应用,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全面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化水平。持续优化市场准入,落实全国统一的负面清单制度,着力构建透明规范的公平竞争环境。
(八)站稳人民立场,在增强民生福祉中持续发力。坚持从小切口入手,用心用力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突出抓好十大民生实事,努力让群众生活品位更高、成色更足、质量更好。
发展更有幸福感的社会事业。全面落实《关于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每年为一线教师发放取暖费300元,提供免费健康体检,评选并重奖“名校长”5名、“教学名师”15名,在全县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实施“招才引智”计划,每年引进优秀教育人才100名,落实一次性补助等保障待遇,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质量,确保高考本科上线率逐年提高,力争北大、清华等名校录取人数实现突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优化城乡教育布局,投资7亿元,建设新区高中、滨湖学校,改扩建学校6所,着力打造全市一流的教育教学环境。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做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工作,建成投用新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综合业务楼,推行“一院一品”基层医院专科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完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建设文化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项目,完善现有文体场馆便民设施,谋划申报全民运动健身中心项目,多渠道、多形式繁荣城乡文化生活,持续提升群众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