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河南省)台前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30日)

  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抓国家及省市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机遇,主动谋划和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大项目、好项目。新能源产业,建成投用远景台前100.8兆瓦风电场项目,加快实施风光一体化综合利用、津盟年产25万台新能源特车生产等项目。利用风光电资源换取产业基金10亿元,用于扶持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发展,推动县域产业提质增效。新材料产业,加快中硼新材料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硼化物生产基地,加快迈向中高端、成为关键环。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优化商业布局,丰富商贸业态,以建德商业广场、信泰国际城市综合体等为重点,开展“游娱购”活动,发展夜间经济,着力打造新型商圈。加快侯庙镇乡村振兴农贸市场项目建设,助力乡村经济稳步发展。提升打造电商培训孵化基地,构建城乡互动双向流通体系,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壮大。结合“国家级传承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加快实施黄河省级湿地修复项目,完成将军渡码头陈展,着力打造集观光旅游、生态产业为一体的独特景观。依托现有特色小镇,探索沉浸式体验游发展新方向,推动农业旅游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文旅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台前新标识。

  (三)实施创新驱动,在强化支撑引领中持续发力。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核心位置,把科技创新融入产业发展各环节、全过程,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搭建创新平台。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战略科技力量,通过与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等方式,加快建设中试基地、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引领型平台。鼓励支持企业组建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年内新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3个。

  培育创新主体。深入实施创新龙头企业树标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三大行动”,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力争新增科创型小微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0家,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9%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60%以上,逐步形成以创新龙头企业为引领、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创型小微企业为基础的集群发展体系,不断提升产业链韧性和核心竞争力。

  引进创新人才。用好用活“1+14”一揽子人才政策,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高学历人才100名,持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使用、激励等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夯实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解决好创新人才薪酬待遇、住房、子女就学、就医等问题,为人才发挥作用营造优质环境。

  (四)突出标本兼治,在提升城市能级中持续发力。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位,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具质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形成城市建设与县域经济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不断提升城市内涵。认真做好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加快编制城市建设发展专项规划,不断提升城市发展内涵和品质。持续优化城市环境,健全长效推进机制,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县城。

  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全力服务雄商高铁项目实施,启动台前东站建设。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改安置区建设,重点实施西官路、湖东等3个安置区建设和美景花园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成投用民生家园二期(农村教师住房),全力改善人居环境。新建或改造百顺路等城区道路及管网10条,建成通车环湖路,完成S101郑台线县城至王堂段公路预防养护工程,实现城市道路与外环路的有效连接。加快实施水系连通、电网升级改造、生物质热电联产二期、开发区工业供水管网二期、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城区污水管网收集、公厕和垃圾中转站等项目,补齐城市发展短板。

  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谋划实施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着力提升城市数治水平。加大对招标投标、建筑质量安全领域的监管力度,切实维护建筑市场良好秩序。大力整治城市“六乱”,持续开展“城市清洁行动”,抓好城市“微建设”“微改造”,实现城市全周期管理。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契机,推动资源、管理向小区下沉,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五)聚焦农业农村,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持续发力。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用好五年过渡期支持政策,加强防返贫监测帮扶,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巩固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以“一户一人”为底线稳定转移就业,持续推进金融帮扶、创新消费帮扶,切实增强脱贫可持续性。做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后半篇文章”,实施后续产业就业帮扶,真正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推进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底线,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7.5万亩以上,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完成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谋划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孙口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提升工程,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培育新型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提升粮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切实保障重要农产品供应需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740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