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不懈增内涵、塑品质,全面彰显旅游城市特质。围绕全域景区化目标,坚持以“小切口”持续提升城市颜值,以“精细化”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有机更新,打造宜居之城。积极为S2线开工创造条件,开通禹登高速刘碑收费站,加快推进南环二路、西旅游环路等11条道路改扩建工程,织密城市路网;启动城南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完成嵩阳南路自来水管网铺设,新增供暖面积20万平方米;实施卧龙小区等10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新建智慧停车位5000个、非机动车位2万个,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品质。繁荣城市经济,打造消费之城。把城区作为全域旅游的“大游客服务中心”,实施新消费场景培育计划,高水平打造特色商业街、网红消费点、夜间消费集聚区,启动实施嵩阳历史文化街区更新项目,加快嵩山新天地城市综合体建设,推动文化城等商业区域消费品质增量升级,积极打造夜经济消费业态,进一步点燃城市烟火气、激发消费新活力。创新城市管理,打造智慧之城。深入开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行动,统筹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全面提升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城市大脑—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统筹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综合治理等领域,实现“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码通城”,让城市管理更智慧,市民生活更便捷。
(四)千方百计补短板、促提升,全面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战役,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推动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让脱贫成果“更牢”。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落实好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做到发现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投资2亿元实施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100个以上,确保脱贫群众稳定增收。让乡村画卷“更美”。科学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推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谋划打造环嵩山旅游公路乡村振兴示范带,带动沿线12个美丽乡村提质发展。积极创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镇,力争全年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10个,新建“和美乡村”示范村4个、“数字乡村”示范村5个。让广大农民“更富”。深化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创建成果,创成普惠金融示范镇2个,力争担保支农支小业务占比超过80%。通过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闲置低效工业用地和厂房,探索集体土地入股方式,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庭院经济,支持农民就近就业和劳务输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500名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00人以上,培育一批年收入超50万元的经济强村,真正让农村成为农民生活的幸福家园、市民向往的美丽田园。
(五)坚定不移强治理、优生态,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扛牢抓实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责任,坚持“生态立市、生态优先”不动摇,筑牢高质量发展绿色屏障。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和林长制,科学开展国土绿化,高标准推进全域矿山生态修复和提升,力争全年新造林500亩、森林抚育8000亩,建设森林特色小镇1个、森林乡村14个,争取入围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名单。加强污染防控与治理。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开展工业、扬尘、秸秆露天焚烧等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对水污染保持“零容忍”,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严惩重罚环境违法行为,推动全市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加强节能管理与降碳。落实“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严控“两高”项目,深入开展工业企业能效领跑者行动,稳步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创建河南省碳达峰试点县市,让美丽登封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六)积极稳妥抓改革、强创新,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坚持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维、优质的服务,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放管服效”改革,最大限度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打造10分钟政务服务圈。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科学推动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支持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完成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持续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稳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工程、产学研深度融合工程,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全覆盖,努力新增科技型企业40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新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郑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5家。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抓大不放小”,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次培育计划,力争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万家、新入库“四上企业”50家。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健全服务企业常态长效机制,坚定实施“企业安静生产日”制度,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围墙内的事情帮办、围墙外的事情包办,着力打造区域领先、现代一流的营商环境。
(七)矢志不渝惠民生、增福祉,全力打造幸福登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民生实事,兜牢民生底线,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确保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保持在70%以上。持续推进安置房建设,完成安置房建设面积20.6万平方米,回迁群众1314人。加强房地产行业引导扶持,支持保障居民的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启动市总医院新院区项目建设,实施市人民中医院、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共体协同信息平台和“六大中心分院”项目,努力实现城乡医疗资源共建共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产业人才配套,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1万人、高技能人才4000人。加快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设,成立15个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点。建设3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0%以上的村要有日间照料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养老需求。倾心办好民生实事。今年拟办理的民生实事已提交大会,我们将建立责任清单,持续跟踪推进,保质保量完成,努力让民生实事更有成色、更接地气、更具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