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新增就业1300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粮食产量1.8万吨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打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济增长主动仗、科技创新攻坚仗、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防范化解风险阻击仗、安全生产翻身仗、重点民生保障仗”,做好政策落实、收支管理、风险防控、绩效管理“四篇文章”。
同志们!北塔的力量在团结,北塔的优势在精神,北塔的增长在片区,北塔的未来在新城。我们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时刻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抢抓市委市政府实施“强中心城区”战略的重大机遇,以奋斗展现作为、以奋斗打开新局、以奋斗开创未来。
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以拼的劲头,推动经济稳步增长
着力推动“稳增长二十条”落地落实,全力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筑牢建设现代化精美新北塔的实力支撑。
强化消费基础作用。全面启动餐饮、文旅等领域促消费行动,全方位促进消费市场转暖复苏、人气恢复,本年度继续发放200万元代金券以促进消费。开展“邀您兴北塔”活动,计划新引进餐饮企业120家以上,将中驰、恒大、世界钰园等商业街打造成餐饮和服务特色街区,对提供就业岗位多的商家奖补一定的装修费,对知名餐饮旗舰店落户北塔奖励一定的加盟费。将江北夜宵街打造成夜间消费特色打卡地,对资江北岸沿线进行提质改造和靓化升级,丰富夜食、夜游体验,促进“夜间经济”繁荣。重铸蔡锷广场、江北广场、九盛北海步步高、广厦文化教育创意园等商圈竞争力,引进大型商超和知名餐饮、服饰、文娱类品牌入驻,形成兼具市井烟火与时尚精致的都市慢生活圈。聚焦“邀您游北塔”主题,积极参加省、市旅游发展大会,丰富湘窖“封坛大典”文化元素,扩大品牌影响力;举办“北塔采摘季”“四季美食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拓展“小丹霞”、百年柿林、生态园等景区周末游项目,挖掘“千年北塔”文化底蕴,吸引更多游客将北塔作为市郊休闲的首选地。开展“邀您住北塔”活动,更大力度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举办“房交会”,激活房地产消费市场。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本年度安排73个重点项目,其中在建项目51个,前期项目22个,年度计划投资78.6亿元。成立10个指挥部,由区委常委和副区长任指挥长,人大政协处级领导任副指挥长,掀起你追我赶的建设热潮。着眼重点领域补短板,重点抓好犬木塘水库左岸枢纽工程、邵西大道、北塔路、屈原路(青云路至中山路)等10大基础设施项目。着眼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湘窖酒业2万吨酱酒扩建、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园、新能源汽车公交车充电桩等10大产业项目。着眼民生需求,重点抓好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养老服务、学前教育、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10大社会民生项目。着眼增强发展后劲,在新经济、新能源、新基建等方面,系统布局一批强功能、利长远的项目,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充分释放民间资本活力,今年要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000家。认真落实民营经济“六个一”工作,继续开展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为湘窖、君志达等企业做好服务。持续开展“纾困增效”“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专项行动,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给直兑”。坚持开展政银企对接早餐会、政企座谈会等活动,针对性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用能等问题。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湘易办”对接落实,实现办事流程再优化、材料再减少、时间再压缩、费用再下降。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推行“首违不罚”等柔性执法。开展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理行动,始终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全力呵护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我们要勇立潮头、敢想敢干,克难而进、进中求成,为全市经济向上向好注入北塔之力、展现北塔之为。
(二)以干的担当,抢抓“强中心城区”战略机遇
加快产城、产教、产金融合,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和主板功能,为邵阳现代化“双百”城市建设贡献北塔力量。
大力推动基础设施优化。不断完善城市路网,围绕冷链物流园项目,推进配套的北塔路中段、屈原路、青云路、侯公塘路、资州路等道路建设;围绕山水书院项目,推进观音庵路建设,解决好周边地块排水、消防和交房问题。顺应全市融城拓城战略,邵西大道、北塔路项目已于2月19日全面复工,争取已纳入全市重点规划的中山大桥及配套道路早日动工。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使用专项债券对17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加快5G基站建设,有效增强城市水、电、气等保供能力,推进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增加城区车位数量,探索“智慧城市”建设,建设城管环卫数字一体化平台和智慧停车系统,进一步提升城市宜居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