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坚持“三生融合”,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聚焦市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推动发展方式新转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绘就山乡巨变新画卷”“奋力建设生态绿色之城、宜居智慧之城”的要求,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实现沅陵城乡共兴共融、共富共美,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落实“一县一策”,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积极实施城市更新二期项目,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园林景观、交通路网、市政管网、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完成龙兴路、凤鸣路休闲游步道等项目建设。推进S318黄草尾至白田绕城公路建设,进一步畅通县城“内循环”。加快推动县城与“四组团”的融合发展,围绕“四桥两路”建新城,围绕常吉、沅辰、张官、官新高速公路兴集镇。统筹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向城郊乡村和中心集镇延伸,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推进城南、太常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城乡垃圾收运一体化项目建设。重点推进5G网络、智慧停车场建设,加快打造“智慧城市”。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做好国家卫生县复查迎检工作,支持官庄镇争创国家卫生乡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不断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深化“精准防贫综合保险”和易地搬迁“五链协同”后续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入推进“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抓好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全面落实湖南省乡村建设行动“12项重点任务”,深入推进“六大强农行动”,重点推进沅陵县惠生肉食5万吨肉品加工等项目,鼓励引导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大对41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的支持力度,完成77个村庄规划编制,加快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卫生室、文化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强力推动牛肖、楠杜、麻荔、太盘、借火5条乡镇通三级公路建设,逐步提质改造五七、蚕牛等公路。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完成新(改)建农户厕所6000口、新建农村公厕8座。推动数字乡村试点扩面,推广“一约四会”乡村治理模式,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创建“文明村镇”10个、“美丽村寨”100个、“美丽庭院”10000户。
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清洁化改造以及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降耗减排,大力培育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推进水电、风电、光伏发电上网,加快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县和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以太安社区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点为模板在全县推行垃圾分类,重点推进垃圾焚烧发电、无机固废再生利用、路面新材料推广应用基地等项目建设,促进再生资源和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发展。推进农产品及其加工提质升级,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油茶、蔬菜、小水果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夯实“五谷丰登”产业基础;构建GEP核算结果应用长效机制,探索绿色金融模式,大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简约生活方式,创建一批绿色机关、校园、社区。
(五)坚持“三线并重”,在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沅陵中彰显高质量发展成色
聚焦市委“五新四城”战略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牢牢守住沅陵生态红线、民生底线和安全底线,加快建设社会治理试验区。
严守生态红线。严格落实林长制,统筹推进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沅陵国家森林公园和万羊山省级森林公园保护、管理和建设,扎实做好森林抚育、森林督查、病虫害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三湘林业第一县”“天然林国”的美誉度。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对911条河流、近30万亩水面的管护,继续做好“长江十年禁渔”工作,持续推进“一江一水”沿岸治污治岸治渔,重点推进沅水流域河道综合整治。严格落实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坚决守住62.74万亩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大力推进饮用水源突出问题整治,深入开展化肥农药减施增效行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石漠化治理项目。
严守民生底线。深化劳务输送协作服务,落实托底帮扶就业政策,支持市场主体扩岗增岗。全面推进“两金三制”,加大“清欠”力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优化城区教育布局,抓好沅陵一中新校区后续工程建设,落实沅陵职中“湖南省楚怡职业学校”申创工作,重点推进沅陵县明隽博雅公学高级中学建设、虎溪实验学校迁建。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推动教师县内跨城乡、跨校际流动。深入推进健康沅陵行动,完善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作用,加快区域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公立医院的质量安全和服务能力水平,重点推进县人民医院南院建设,启动县精神病医院迁建前期工作,持续深化“三医联动”,进一步优化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规划布局,加强乡镇卫生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完善县福利院医养结合养老功能,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逐步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和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标准。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推动殡葬事业改革,加快推进公益性墓地建设。启动龙兴讲寺免费开放工作。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及棚户区改造建设,持续推进43个老旧小区改造。持续开展“两违”专项整治和房地产项目风险化解,稳房价、防烂尾、保交楼,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