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绣花功夫治理城市。理顺管理体制,做好城管领域事权属地管理改革“后半篇文章”。统筹推进交通路网工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突出交通治堵保畅,抓好城北路、建设北路等建设,新增行人过街设施2处,持续疏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着力构建科学便民、畅通有序的路网系统,逐步解决交通顽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着力解决破占道施工不规范、行车停车秩序不优化、地下管网管理不统筹等难题,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四分类”闭环运行体系,加快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品质。
按市场规律经营城市。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实行以城建城、以城养城。挖掘存量资源,有序盘活文化体育场馆、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等项目资产,加强土地储备,严格管理一级土地市场,通过开发促进土地增值,重新配置生产要素。强化资本运作,鼓励具备长期稳定经营性收益的项目采用PPP模式,把使用权经营权逐步推向市场,以政府“小投入”撬动社会“大资本”。
六、着力优生态、作示范,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蓝天白云也是真金白银。深化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生态环境“含绿量”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开展“夏季攻势”,严格抓好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强扬尘、臭氧等污染治理,确保空气质量稳定向好。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持续开展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长江岳阳段水质优良率保持100%,配合制定《铁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深入抓好重金属污染源头治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收集处理,有效管控土壤污染环境风险。推深做实林长制,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完成县域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推动发展绿色转型。围绕能耗“双控”及“双碳”目标,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发展绿色生产,加大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创新应用,探索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落实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创建“近零排放”生态园区。倡导绿色生活,大力发展装配式绿色建筑、绿色家装,深入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和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创建,让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放大绿色示范效应。围绕三大示范方向,探索大江大湖和传统重化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新模式。健全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快重点排污企业整治,4月25日前完成剩余10家“化工围江”企业整治,同步抓好退出地生态修复与治理。认真办好“4·25”系列活动,深入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宣传、大教育,生态环境大整治、大提升,生态建设成果大展示、大推介行动,做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岳阳段)建设保护规划,支持君山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打造“守护好一江碧水”实践基地和新时代红色地标。以平江为试点,深化跨区域协同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抓好重要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积极创建国际湿地城市。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岳阳“守护好一江碧水”五周年,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努力以“岳阳之为”贡献“长江之治”、以“岳阳之答”回应“时代之问”,让绿色生态成为岳阳最大财富!
七、着力攻重点、补短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帮扶和联农带农工作,推动“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突出抓好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稳岗就业,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好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发挥驻村和结对帮扶作用,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努力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压紧压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面推行田长制,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20万亩左右,建好建优“洞庭粮仓”。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做强七大百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精细农业、设施农业,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通过导入新的投资者、建立新机制,加强君山银针、华容芥菜、平江辣条、鹤龙湖螃蟹、樟树港辣椒、汨罗粽子、长乐甜酒、临湘黑茶、岳阳王鸽等品牌建设,完善“垄上岳阳”优质农产品品牌体系,实现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建设,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400亿元以上。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开展“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新创建20个美丽乡村。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突出抓好农村道路畅通、清洁能源建设、综合服务设施提升、水利建设“9945”等重点工程,实施电网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深入推动农村移风易俗,不断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八、着力惠民生、增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