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湖南省)株洲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28日)

  全面发展县域经济。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程,引导农产品加工、产业转移项目在县域布局。推进醴陵电力电瓷和花炮、攸县香干、茶陵现代农业、炎陵黄桃等产业园建设,建设醴炎县域经济走廊。培育建设一批百亿产业、十亿企业、亿元项目。深入开展乡贤返乡创业行动。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县域经济发展信贷投放,鼓励工商资本到县域投资兴业。深化扩权强县改革。“一县一策”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创建全省示范试点县。健全县域经济考评体系,继续开展“十强十快”乡镇(街道)评选,打造一批产业重镇、边贸强镇、特色小镇。

  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订,完成城市重点片区规划优化编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4+5+N”行动,打造“会呼吸”的城市。加快城市更新,推动田心片区、331片区、601片区改造,推进田心轨道城、清水塘产业新城、凤凰航空城、高铁新城、枫溪生态新城、南洲新城等片区开发。新建金山新城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航空大道及跨铁工程。实现清水塘大桥竣工通行,完成石峰大桥东西匝道、建宁大桥东西匝道建设,建成铁东路北段和新塘西路,拉通渌枫大道、湘江东岸沿江路、天池路、荷叶冲路、升龙路、藏龙路、森林路等“尽端路”,打通珠江北路和栗雨东路交叉口等一批交通堵点。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停车秩序治理。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加快推动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创建更高水平国家园林城市。

  全面加强区域协调合作。积极对接“强省会”战略,大力推进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协同编制智能制造湘江湾、临空临园片区规划。共建湘江西岸科创走廊和东岸先进制造业走廊。开展长株潭市域铁路和城际铁路延伸至渌口、醴陵的前期研究。加快推进云龙融城未来社区、华强路到机场连接线、神农百草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大唐华银配套码头建设,共同打造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推进电子证照共享互认、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共建共享。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共同争取国省支持,加快建设“两带一走廊”。实施交通强市战略,加快醴娄、茶常、金醴扩容、京港澳高速扩容和芦淞通用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建设,推进渌水航道、长赣铁路、株潭高速南环线、长株攸高速、上栗至醴陵以及县域4个通用机场项目前期。扩大“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更高品质生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快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在全面完成省民生实事基础上,重点办好打造幸福屋场等十大重点民生实事。

  扎实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坚持就业优先,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开展创业培训,促进创业带就业。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打造技能人才成才快速通道,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坚决防范社保领域风险隐患。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完善困难群体救助方式。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

  扎实推进健康株洲建设。推进健康株洲15项专项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动湘雅系重大医学研究成果转化落地。发展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争取省级优势专科区域医疗次中心落户。健全分级诊疗体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建设,规划建设神农药祖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实施省市卫生人才工程和重点专科建设,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基础数据共享应用,提升智慧医疗服务水平。全面落实生育支持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卫生城市。

  扎实促进文化旅游繁荣。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加快综合档案馆、图书馆、文化馆数字服务平台建设。建设新型智库。打造门前三小、街头艺术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大力实施“欢乐潇湘”“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等文艺惠民工程。建设市文艺工作者之家。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办好湖南工业旅游节、醴陵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乡村文化旅游节,推进炎陵、醴陵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聚焦“中华始祖炎帝”“世界制造名城”“千年瓷都、天下醴陵”“第一红色革命根据地”四大品牌,全力打造“神农福地、制造名城”知名旅游目的地,让株洲成为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五)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更高效能治理。坚持底线思维,持续抓好“两个统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推进市疾控中心和市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加强医疗资源和药品储备,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全力保健康、防重症。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深化“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继续开展道路交通等领域顽瘴痼疾集中整治,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加强应急管理力量建设,推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转化,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全力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等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风险。争取和承办好全国应急装备博览会。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坚决守住食品药品安全底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420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